冬日里的暖阳照在心里,很暖;照在深巷的角落里,那片倒影,始终难忘。
冬日的光与夏日截然不同,在夏日的烈日里穿行,刺眼的光芒让人寸步难行,以及那些四处可见的影子扰乱人心;冬日的暖阳是难得的,褪去了那般夏日的那般焦虑,留下的是岁月的静好。
家旁的深巷是他的家,落叶的地方。之前还是一个遗弃的花园时老人时常和他的朋友在这里拉拉二胡,一起看报,一起赏花。时光似水,那些老同伴也如秋日的落叶一般落向了另一个世界,老人后来搬来了这里。我相信,这不仅是对落叶最后的守望更是对老友的守望。如今的他时常会在午后或傍晚坐在那棵梧桐树旁,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拿着一把蒲扇,我想他扇走的不是风而是他的愁思。每天的他只有梧桐作伴,光照在他身上,影子倒映在地上,沁人心脾的梧桐香浸润在风里。
后来啊老人也成了那束光,成为了冬日里永恒的景象。那天午后,路过那条熟悉的小巷,那张藤椅和那棵梧桐树依旧在那,似乎时间不会侵蚀它们。光照在它们身上,影子依旧是那么充满意境美而那个人影却已不见。微风吹过,梧桐的香味在鼻间弥漫开来,一片梧桐叶落下,在空中跳起了颓废而又充满生机的舞蹈。那一刻 脑子一闪,他的身影若隐若现,我又想到了那天傍晚的他和那只猫。
那天傍晚,风很轻,很柔,是秋天的缘由吧,梧桐的香味更加浓郁。那天他依旧躺在藤椅上,一旁的追上沏了一杯白茶,与梧桐的香味相间合奏出冬天的颂歌。那天一只流浪猫静静地躺在老人身旁,无所事事地望着老人,老人也无所事事地看着他望着他。老人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喝了一口茶,抱起了那只猫,捏了捏它的耳朵。抱在怀里的那只猫,无忧无虑,晒着太阳,闻着梧桐香,陪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傍晚。老人平时衣着朴素,生活清淡,靠领着救济金过日子,那只流浪猫无疑成了他的负担,但他并不这么认为,反觉得这是他清贫生活中的一束光,是他生命中的一束光。
此后,每天的清晨的他都是忙碌的,天还没亮时他就会起来,背上背了一个大袋子,在寒风肆意的街道上捡拾着瓶瓶罐罐,他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十分瘦弱,驼着背,慢慢地拖沓着脚步,背上的袋子压弯了他的腰,而他毫无怨言,看到瓶子越多,笑容便会溢满他的面庞。
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那个愿意在寒风中与自己一起看报的小生命。听别人说,老人的一生都不是十分如意,年轻时就是干苦力的,老了以后一个人过着日子勉强维持生计。后来那只猫的出现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即使生活不如平日的那份清闲,但每天不变的情景都是暖阳照耀的黄昏下,老人与猫躺在藤椅上静静地看着报纸。这样的景象不知陪了这条深巷多少天。后来啊他们都闭上了眼睛,变成了那束光,照耀着梧桐树。
梧桐与藤椅的倒影在深秋与寒冬最为美丽,萧瑟的秋风吹不散,凛冽的寒风吹不走,唯有沁人心脾的余香与其作伴。
又是一年冬季,余香依旧,倒影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