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3-2024)安徽赛区获奖作品——《那些独处的时光》江歆瑶

地区:安徽 | 日期:2024-08-30 | 届数:

六安市第九中学 / 江歆瑶

指导老师 / 卢文庆

上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有幸来到了张杰老师的工作室,了解了安徽省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竹木雕刻”的制作过程。

我们欣喜地走进工作室,恰好看到一名雕刻师眉头微皱,右手拿着刻刀,左手握着一块比手掌大一圈的竹片,专注地雕刻着。即使室外街上不停有各种吆喝声传来,他也浑然不觉——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也是安静的。

这位一定就是张杰老师了。他看上去四十来岁,额头上已有几道浅浅的皱纹,手指又短又胖,但动起来却十分灵活。他正在雕刻一块看上去很光滑且油绿泛黄的竹片,手法非常熟练,每一刀的长度、深度都恰到好处。雕刻花草时,他用细小的刀,将花草的外形一刀刀栩栩如生地刻出来;雕刻山林时,则换成大一点的刻刀,潇洒地刻几下,山的轮廓就出来了。在这独处的时光里,这是手艺人与他心爱的作品之间的“对话”。

且不说作品,就说这雕刻的过程和技术,就让我完全沉醉了。我就这样站着看了许久,周围仿佛都静了下来。当他放下刻刀,转头见了我,便问:“小同学,你看我雕刻的是什么山?”我猜测道:“大别山?”“真聪明,看来你也很喜欢大别山的山水之景。”他说着,便带我往里走,我注意到,他那沧桑感极强的手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茧,“看,这是我的一些作品。”

跨过门槛,我进入了一间满是竹雕的房间,花草、山水、对联……无不散发着竹子的清香。正中间的木桌上,放着各式各样的雕刻工具,圆的、方的,尖的、钝的,弯曲的、笔直的……大大小小,不下三十把。

我一边参观,一边听张杰老师讲述他与竹雕的不解之缘。他是土生土长的六安人,对皖西大别山的风光既熟悉又喜爱。他二十岁时开始学习竹雕,练了二十多年,成了大别山竹木雕刻的传承人。张杰老师练就好手艺,凭借的正是两大法宝:勤奋和耐得住寂寞。生活中,他一直在路上。他走遍皖西大地,记录一切美景,雄伟的群山,逶迤的淠河,宁静的村庄,灵动的花草,还有古色古香的小巷。他对雕刻艺术更是精益求精。每次选材,他都要亲自到山里的竹林中找寻;每次雕刻,他往往在一处小细节上钻研许久。并且,他敢于创新,既保留了景物原本的特点,又以自己的审美眼光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最终令竹雕栩栩如生,灵动非常。

这位皖西大别山雕刻师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岁月,若白驹过隙,倏然而已,时光在他的一刀一笔中流走。竹雕创作的整个过程对张杰老师而言,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磨砺,一种享受。

他对我说:“一块上好的竹料,需要经过无数次的雕刻才能成为艺术品;人的生命,也要经过无数次的雕刻才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就是我雕刻二十多年所悟出来的道理。”

日复一日,他就这样,在雕刻中探索人生的奥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幸,仍有默默坚守的手艺人,以时间打磨器物,以精致面对粗粝,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传承这份匠心,让生活显得温润而富足。在那些独处的时光里,一生只专注一件事,精雕细琢,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岁月的感悟传递到作品中去,尤为珍贵。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我想,在手艺人那里,人生会很慢吧。一门手艺,代代相传,要用一生来守护,但他们不寂寞,因为他们可以在独处的时光里与所热爱的艺术“对话”。唯有热爱,心心相印,抵漫长岁月;唯有热爱,生生不息,沸腾了独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