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光的想象
在现在的悻悻学子中,学习优异的少之又少,贪玩懒惰的数不胜数,在这个年代学习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骨’呢?学习又似乎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呢?我想时光倒流,带我去到那些热爱学习的文人的身边,去延续他们的精神……
时光飞速倒流,伴随着一道刺眼的白光,我回到了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他衣衫褴褛,坐在昏暗角落里,借着一丝丝微弱的烛光,手中抱着一卷书津津乐道的阅读,他就是匡衡。他非常勤奋好学,他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他就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就在那样的环境下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文人,当代学生就缺乏能够吃苦的精神。
我又去到了魏晋朝,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在他七岁到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当时王羲之的家门口有一个水池,他每次练习完书法都会在这个水池中洗毛笔,二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中断过,后来大家发现他已经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可见当时王羲之非常用功,当代学生也缺乏像王羲之那样坚持的精神。
最后我去到了近代优秀文人身边------陈独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创办了著名的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修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民权并重。”所谓科学,既包括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重在提倡科学精神,尊重科学,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客观事物。科学的对立面是主观臆断,迷信盲从,愚昧无知,简言之就是蒙昧。陈独秀敢创新和善于思考的精神,当代的学子除了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真谛之外还应该要有敢创新的精神,然而这些精神在当代学子中异常缺乏......
又是一道白光恍过,我回到了现在,老一辈优秀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新一辈与他们相差甚远,若王羲之没有在别人玩乐的时间里苦练书法,怎么会有“墨池”一说?他的书法艺术又怎能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拥有“书圣”的雅称;若匡衡没有刻苦读书,没有用时间、精力在学习上,那么他又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前程?若陈独秀没有敢于创新的精神,没有思考,那么又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简单的白话文?那些封建腐败的制度又怎么会被打倒呢......
穿越千年,那些拥有至高品质的文人至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延续传承下来,放眼望去当下的学生并没有他们的那些精神,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玩,如何更轻松,怎样更安逸......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天赋吗?不,是因为他们有追求,明确的知道他想要什么,所以他们舍弃了那些我们自以为拥有的挥霍资本。殊不知我们挥霍不是青春,而是用往后的人生在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