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照亮世界,又能给人们心中增加一丝温暖的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比如黑暗之夜的那一钩明月,满天星辰下的萤火虫,刺眼的太阳,在月圆之夜下的熊熊篝火,夜游之时秉的烛火,飞向星辰大海的孔明灯。他们虽被称为火与光,但却不足以诠释火与光的真正含义。
近些年来中国运行的核聚变反应堆“人造太阳”,称得上是火与光。虽然他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开拓了世界能源前进的方向,因此他无法失去“火与光”的名称。前几个世纪出现的电灯泡也是如此,增加了人类的工作时间与效率,也将名字刻在了火与光的里程碑上。
科技的火与光是引领时代的,这是真正的火与光,人也是如此。
一个每天上班“摸鱼”的教师,只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师,为谋一己私利而将人性兽化的教师,即使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尘雾之微补益山海的贡献,但却不是火与光。姑且将这般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称之为“蜡烛”吧,他们终将蜡炬成灰,消逝于历史的车轮之下。
而有一些教师,每天都给予学生关爱,刻苦专研学科知识,将学生由疯狂刷题的纸篓人转变为关心国计民生的新青年。这些教师固然是火与光,暂且将他们称之为“电灯泡”吧,他们照亮学生之时,自己也万丈光芒。
星野道夫说:“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黑暗,都需要火与光。古时匡衡夜读,没有照明书本的烛光,于是他便凿壁偷光。君子慎独怎可偷窃光芒?这种行为的确不齿,但却是生活所迫。这也反映出了每一个时代,都有人身处黑暗,急切需要火与光。古时有一个伯乐,擅长寻找千里马,便是为了不让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伯乐也便是千里马的光。今天,伯乐不算多,千里马也难以施展才华。但这绝不是我们对生活冷漠麻木的理由,没有找到赏识我们的伯乐,不如让我们成为伯乐。没有找到照亮我们的火与光,不如让我们成为一个不盗火种而造福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成为火与光,照亮更多需要火与光的千里马。
成为火与光,并不是故意让自己与无光的环境格格不入,而是融入这般无光的环境,我们所到达的地方,必将光明。宋朝有一个叫包拯的人,他和陶渊明一样浩然正气,铁面无私,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但他要比陶渊明伟大,陶渊明为了保持清洁而隐居避世,但包拯却直面官场,铁面无私,守护着人民的公平正义。包拯身处官场黑暗所留下的公正气,正如一束光,驱逐贪官污吏的黑暗,照亮后世官员品德。我们也是如此,也要有光的秉性,让更多需要光的地方,沐浴我们所倾泻的光芒。
但是我们如何成为火与光呢?我想,火与光是传递的,萧伯纳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这正如奥林匹克的圣火,在一支支火炬间传递,每一支火炬都将被点亮,与黑暗相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烈士们,他们的火炬点燃了我们这些新生代们的火炬,因此将这火与光传承下去便成为了我们的道义担当。我们不苛求成为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不苛求在历史舞台上光彩夺目,哪怕在灾难来临之时的一笔捐款,在朋友摔倒之时的一次搀扶,在面对陌生人时的一声问候,在亲人分离之时的一抹微笑,也都是火与光的传递,此刻的我们也成为了火与光。
没有一个个体生命不需求火与光,如果自己成为火与光,则自己也满足了对火与光的需求。愿你能够以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驱逐更远地方的黑暗,与天壤同久,将中华文明的圣火传承下去。成为自己心里的那一束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