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如夜鹤,三绕未能安。
—— 题记
家中书牍翰墨甚多,少年时我自比蠹鱼,希望可以畅游书海,餐文食字,吃的一肚子笔墨,自得风流。一个个精致巧妙的汉字,漾起我心底的湖泊,圈圈涟漪。从字体结构,到书法艺术;从音韵格律,到朗读吟诵;从市井俚语,到官样文章;从语录散文,到诗歌词赋……意韵无穷尽,美意不胜收。汉字之美,是传统风情,她美在思绪,美在风骨。
遥想历史,楚大夫呻吟河畔,九死不悔,提笔《九歌·国殇》——文字抒卫国志向;李易安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挥墨《行香子》——文字抒相思之疾;陶渊明隐居田园,自得南山,小记《饮酒》——文字抒悠然快活。如今,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朱自清“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一颗黄黄的灯光”……文字成就了多少诗人的闲情雅致?铸造了多少人的才情傲骨?文字,是多少人的信仰?
孩提时代,姨婆总爱拿着一卷书,躺在年纪比我还大的摇椅上,唤我同阿隼过去。我听着她厚重的嗓音,莫名心安:“……姽婳……潋滟……阑珊……婆娑……锦瑟……”我一个词都听不懂。但从不觉得无聊,可能是因为她身上浓厚的檀木香,令我忘却其他。我听她读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听她对联:“远近通达道,进退返逍遥。”我听她说词牌:“沁园春、忆王孙、如梦令、钗头凤……”可能从那时起,我变对那精致的文字,动了欢心。恍惚中,仿佛听见了命运的琴弦不断弹奏。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时光如鸟翅,倏尔划过耳际。如今我一夕豆蔻。老师同学称:文心奕奕,才气铮铮。其实不过无意发表几篇文章。但记忆若有气味,翻阅我成长的章节,想必会萦绕着清馨的竹林气息,相伴墨香氤氲,茗烟聚散,琴声悠远,清新隽永,风姿飒然。
正值初秋季节,风中时而掠越轻微寒意,如清凉的燕翅略过。西湖湖畔,荷叶田田,荷花映日。极目远眺,云烟朵朵,青山巍峨。光影在水面闪耀荡漾,内心的思绪仿佛也沉默了下来。而当风声过耳,猎猎于世,有觉岁月如催,心底诗情纵横。
窗外夜色席卷而来,将万物生灵齐齐淹没,桌上灯影宁谧,瓶中的两枝牡丹亦渐渐收拢香息,如鸳鸯收拢了翅羽,依偎着进入梦乡。山静似太古,日常如小年,让人心思缱绻。竹窗闲寂,案上梅花却疏影横斜,尤为清滟幽独。我手持茶盏,在诗词的世界里,看那湖海山川,花鸟虫鱼,满腹锦绣,峥嵘岁月……尽化在一盏丹青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于是,我一如那手把芙蓉的故人,在静笃安然又玲珑剔透的茗香里,细细品味了一名女子婉转如诉的半生。
茶味苦了,香亦稍纵即逝,其实,唯有苦,才是永恒的底子,和着酸楚辛辣咸,反衬着那一点点甘的珍贵。如若你没有读过文字,你永远不会知道“天涯”有多远,“断肠”是一种怎样的思念;你永远体会不到有一种愁,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永远体会不到有一种喜,可以“漫卷飞书喜若狂。”你永远体会不到有一种悲,叫“十年生死两茫茫。”你也将永远不会懂,“江南”不止是一个笼统的地名;“扬州”也不只是一座无奇的小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多少英雄文人在楼上扼腕西风。我越发清晰我的信仰:婆娑世界,浊世三千。我要让经过我手的文字,附着款款的灵气。我要在这片领域开出绝色的花朵,我要将文字写成炙热的模样!
策马惊鸿,于时代华章上再书一笔少年意气飞扬,不逊色于错落烟火,将文字写成炙热的模样,此乃吾信念之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