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让世界闪闪发光
十四五岁的少年总是发着光的。
——题记
“少年爱年少,年少永少年”。人生有无数次夏天,却只有一生一次,永不回头的少年。这唯一一次的少年肩上不应只扛起草长莺飞的二月天,更应该有着少年人应有的自信与责任,这使世界熠熠生辉,不负年少。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是我们少年必不可少的。一个孩子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休息时,他都望着远方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天天呆在家里,有人往家里邮钱。父亲笑着说,别做梦了。之后他上了学,从课本上知道有金字塔,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想去看金字塔。父亲又笑着说,别做梦了。十几年以后,这个孩子当上了作家,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就往他家里邮钱。有了钱,就去看了金字塔。站在金字塔下,他默默的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要有自信。”这个孩子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如此自信便是我们散光的前提。“自”,就是自我,“信”就是相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去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我们就可以无所畏惧,就能开辟新的道路,让这少年自信的光芒照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政治老师说:“我们生在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那么在这个时代,少年就应该挑起肩上的责任,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世界闪闪发光。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秋瑾,在国家危难之际,她为了寻求救国良策,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秋瑾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却是中国第一个为民族民主革命流血的女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扛起了那个时代所赋予的重任。而当今时代,我们要关爱、帮助他人,思他人之所思,急他人之所急,承担起创建文明有礼有爱的社会风尚责任。而我们不应止于心动,要付诸行动——努力学习,把握当下,怀揣梦想,冲破黑暗,砥砺前行,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在我们手中实现。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确实,少年俨如七八点钟太阳,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世界的光芒。在未来这一束束责任的光将会撕开云雾,让这世间迎接新的太阳。
让少年成为夕阳后的皎月,散发着淡淡的晕圈;成为晨光熹微时,即将照射出的耀眼晨光;让这世间在黑暗时有月光照亮,光明时亦有一缕金光点明前行的方向。
少年之所以可期,是因为自信与责任在发光;世界之所以有未来,是因为少年似骄阳,让这世界在熠熠生辉,不负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