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只有亲自去品尝,去追寻,才能知道它是否醇厚;生命如画,或明丽,或暗淡,或素雅,只有亲自去欣赏,去追寻,才能知道它是否精妙;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凄,只有亲自去聆听,去追寻,才能知道它是否悦耳。信念,使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不改豪迈胸襟,不禁吟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李白慨然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感叹。追寻信念,如涓涓细流,潺潺流水般深入人心,使人下定决心去追寻信念的曙光。
夏衍曾经说过:“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能磨炼。”是的,信念使人进步,信念让人血气沸腾,又让人心生寒意。追寻信念,享受成功,迎来成功之曙光。追寻信念,不分成败。正如清朝曾国藩所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人生就如曾国藩一样,有恒心、有毅力就能做成大事,去追寻吧,正是这样,曾国藩被后世称为“晚清第一重臣”“传统文化宗师”。作为叱咤于清朝末年的风云人物,正是凭着对信念的追求,精忠报国,打败了太平天国,是清王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的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他写的《兹晨》中所述:“关门赫婢仆,雄长如诸侯。专精事羹饭,馀政及干餱”。凭着对信念的追求,成就了大彻大悟,青云高升。追求信念,让人缥碧无垠,于淡泊之中见功绩,于弱小之中见强大。
挪威的易卜生曾说过:“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追寻信念,不分中外。20世纪被称作“流血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个世纪。德国,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小国林立的松散联邦。两次世界大战都因这个国家而起,阿道夫·希特勒凭着一口流利的讲说,说服愚昧不清的德国人民,不分先后地为他效劳,结成纳粹,大量捕杀犹太人。斯大林,苏联的缔造者之一,马克思主义者,国际主义运动活动家,政治者,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日本,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素有“纳粹的克星”。正是斯大林心怀解放人民,解放犹太人,解放全世界的信念,才打破了轴心国,才打破了德国军队,才打破了法西斯的黑暗统治,迎来胜利的曙光。
古罗马的贺拉斯说过:“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追寻信念,不分世界。喜欢刘慈欣《三体》笔下的罗辑,文明的生存法则: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罗辑凭着自己的信念,誓与三体文明斗争,最终赢得全人类的胜利。《三体》中褐蚁,一个简单的生物,正是凭借文明的重任,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在那个已背忘却的日子里,它的世界颠覆了。泥土飞走,出现了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然后泥土又隆隆地飞回,峡谷消失了,在原来峡谷的尽头出现了一座黑色的孤峰,褐蚁和几百个同族带着幸存的蚁后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走了一段路,建立了新的帝国。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追寻信念,不分古今。那个时代,仿佛被庄子主宰,一篇《逍遥游》不知惹起了多少人的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多么潇洒豪迈!一时间,追捧者无数,逃避现实,自由放任的作品泛滥兴起,可是,有位智者却坚守自我,十分清醒地不为所动,在玄学盛行的风气下,王羲之坚持自己的文风,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之风,大笔挥就一篇疏朗简净、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成了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珍宝。
苏轼曾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追寻梦想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我们的追梦的脚步却一步比一步向前,从不停止。今天,我们站在新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历史舞台,我们的脚步绝不会在此滞留不前,我相信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直到实现我们的梦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