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程睿孜 周婷婷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时间:2021-10-06 点击量:288 推荐量:0 评论数:
				

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是永远的光亮

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是永远的光亮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浩荡,还是新中国72年飞速发展的活力?我眼中的中国,是历史长河中,压不弯的脊梁和永垂不朽的民族气节。回首遥望,多少文人志士的呐喊构筑了这不屈的精神,多少英雄烈士的奋斗汇聚成了这引导华夏儿女前进的光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抗争贯穿了陆游的一生,爱国奠定他生命之歌的主基调,从少年时稚嫩的“少年志欲扫胡尘”“ 少年壮气吞残虏”,到“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的意气风发,再到曾经满腔热血的“泪溅龙床请此征”,最终却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往事不堪回首,一别经年,却仍“孤卧江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即使在临终前,陆游还念念不忘国家统一、收复中原,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一生,只为践行心中的信仰—北伐雪耻、收复中原、兴复宋室,可惜天不遂人愿,如此心愿,至死成空。“位卑未敢忘忧国”就是陆游最真实的写照,尽管他一次次的被朝廷排挤,被奸臣诬陷,他却从未放弃过抗击金朝,他为国家为百姓,身体力行,不顾自身名利,屡败屡战,永不放弃,实堪“词中之龙”之称。 英军的大炮轰开了清朝落后的国门。却没有轰开人们被禁锢的思想,中国陷入了几千年来最黑暗的时期。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洋务运动 ,无数的文人志士挺身而出,想带领中国人民摆脱屈辱的枷锁。他们成为这黑暗社会中的点点星光,可这微弱的光亮唤不醒那些麻木的人们,即便辛亥革命,也只是那天幕中短暂划过的一道流星,在这死水般的社会中,一个人挺身而出,他说,“此后如竟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他弃医从文,以笔为刀,他就是我们熟悉的鲁迅,他说,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因为没有一刻不在革命,他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他的文字好像一把尖刻的刀,人人劣根性在这把刀下无所遁形,在那个思想蒙昧的时期,它就像一线微光,引领着中国青年前行,他的思想可以作为映照自身缺点的镜子,透过鲁迅的文字,我依稀可以看见先生执笔刻下民族灵魂烙印的勇毅,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民族魂的最好体现。 面前是一望无际的黑暗,明知自己不过萤虫之光,他们坦然赴死,前方是洋枪利炮的堡垒,明知自己不过血肉之躯,他们皆敢死战,是他们于战火纷飞的中原上提笔勾画山河,是他们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人人提刀死战,我曾很喜欢一部小说中的对话——“那校尉出征前曾豪言:“大将军请放心,唯死战而已”,其实二人心知肚明,唯死而已。”或许你会问我为何嘶吼的那么声嘶力竭,只因我看到了中国红旗,我看到湘江河畔的那个少年的意气风发,我听闻南湖游船上慷慨的誓言,我看到了遍地哀鸿,也看到了那一个个提着钢枪争先赴死的身影,我看到那遍身猩红,却依然支旗不倒的战士,我看到,我看到… 我霎时多么恨自己手中的笔不能化作战刀,与其并肩而战,我多恨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传言,恍惚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谁说书生无胆气,敢叫日月换新天,是他们让红旗重新飘扬于北京,威震四方,是他们更云换月,给予中国千秋盛世,万代隆昌,或许你想问他们是谁?此刻我只想说,他们与你我一样,是中国青年! 从大禹治水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5000年的精神内核就是不屈与抗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斗争精神是引导华夏儿女奋斗前进的明灯,是激励中国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永垂不朽的精神动力。身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自当继承这坚毅的精神,让这不屈的民族魂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都是追梦人,让青春在笔下生花,让韶华在学校绽放,用奋进的志气构筑新中国美好的蓝图。梁启超先生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你我作为中国青年,自当像那滚滚向东的江河般充满生机与活力,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与国之手,与国长,用热泪与汗滴铸就新的辉煌的中国,用坚实的步伐迈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