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便有了影子,影是物体的附庸,有影无光是黑,光与影的交错造就了明暗变化。
物与光与影紧紧相依,给予视觉上的立体感。素描中表现一个物体在于对影子的把握。光直射处用色最浅的笔打上薄薄一层“雾”作为填充;背光处颜色应稍重,4B笔刷刷划过几层;脚下的阴影处用最浓的碳笔勾出整体,再用其他浓度的笔进行修整。物与光产生影,影的层次感体现出物的立体感
人的性格、经历都如影一般附在人身上,遇到什么样的事便照出什么样的影。“割席断交”的故事中,管宁见华歆对放弃金子犹犹豫豫,对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知他是个争名逐利之人,与自己道不合,便与之断交。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许多时候明暗并不绝对。素描中,离光最近的一角也会有一缕墨色。人不能脱离基本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而面对心中的欲望,要有一条底线。凿壁偷光的匡衡,早年清明,官至丞相,晚年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四万多亩,被检举后贬为庶人,晚节不保。
人皆有恻隐之心,再深邃的影子也会从墨线中透出一丝白光。德国奸商辛德勒是个吃喝玩乐混迹于德国上流社会的男人,打算利用二战大发一笔横财。却因次次目睹犹太人惨绝人寰的遭遇良心觉醒。由此他的工厂全部雇佣犹太人,明为犹太人聪明、价低技术高,实则是庇护犹太人的场所。辛德勒散尽家财打通关节贿赂军官,从而购买犹太人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而他的工厂从未生产过一把武器。盟军胜利后,辛德勒不得不离开,集中营的人们敲下金牙铸造戒指为他送行,而戒指上刻着犹太人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用善良点亮了岁月!
善,是灵魂与现实的碰撞中擦出的亮光,除去碳壳包裹的钻石,是最闪耀的。《世说新语》中。周处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年轻时,凶暴强悍,好争斗,和河中蛟龙,山上白虎,并称三害。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上山杀白虎,下河斩蛟龙。与蛟龙斗了三天三夜,百姓们都认为周处也死了,互相庆祝。周处上了岸后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互相庆贺的事情,知道大家也把自己当作祸害,有了悔改的心,亲自拜访名人陆机、陆云寻找方法,最终成为一名忠臣,功业更胜其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人的复杂性让我们很难评价善恶,如光影交汇处的“灰”。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不论好坏对错,皆要遵循心中的正义。
黑,即孤独,一丝光也无,空间中只有影独自巡视。影终生追逐光,因为它不能无光。没有光,它只会漫无目的地游荡。它成不了光,甚至被光一照便只能躲藏,但也正因为追逐光,它得以长存。如冰心的《繁星.春水》以泰戈尔的《飞鸟集》为榜样,以母爱,自然,童真为内核,被茅盾赞为繁星格、春水体。亚瑟小子以迈克尔-杰克逊为榜样,追求着同台表演的机会,他也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歌手。
人内心害怕脱离群体,行为上不愿碌碌无为,与影相似。人也应追寻一束光。那光是拥有不朽精神的榜样;是路途中邂逅的优秀同伴;或是永恒不灭之物。也许我们无法成为光,但因始终面向光明,内心之思想,外在之行为必定向阳,能坦荡立于朝阳之下,大步向前。
追逐光的路上,人并不孤独,形单影只,但是人与影可凑成一对。
追逐光的路上,总觉不可及,的确如此,毕竟光秒速三十万千米。
追逐光的路上,易被光灼伤,影能躲藏,可是你却只有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