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题记
九月露湿,风雨欲来。进入初中已近三周,我却感到力不从心,为何如此?日复一日的练习,日复一日的握笔,日复一日的磨砺……肌肉记忆让我提笔即书写,自律习惯让我时刻紧绷神经。我想追赶同学的步伐,可学习的巨大压力把我压垮。我正经历着地狱般的磨炼,可何时才能炼出创造天堂般的力量----放学路上,我的步伐越来越慢,双腿愈来愈颤抖,视线也慢慢模糊。阳光少了几分灿烂,多了几分黯淡。恍惚间,我来到了一个路口……
“咔嚓、咔嚓……”一阵清脆有力的声音从道路的尽头传来,我走上前去。夕阳染红了天边,路旁,一排排桑树在微风中轻扬着枝叶,循声而望,在桑树的枝杈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佝偻着的背影,他在干什么?再走近些,只见他正站在梯子上,手拿一把枝剪,有选择性地剪去了桑树的枝叶。我大为震惊——桑树的伤口就这样暴露在风中,仿佛还滴着血,谁见都要生出一份怜惜。“老爷爷!您停一下,这些桑树会死掉的!”他停住了,取下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稍有点儿吃力地转了身……
这是一张被太阳晒得黑黑的脸,满是皱纹,沟沟壑壑,留下的是岁月流失的无情痕迹。头发花白,嘴唇龟裂,眼睛中却透着一束光。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青筋凸显,似松树皮般粗糙……他笑着说:“小朋友,这是剪桑,剪桑啊,就是剪去桑树的一部分枝叶,这样营养才会集中在剩下的这些主枝干上。而剪断枝叶的地方,过段时间伤口会愈合,正是这些伤疤,才使桑树更加挺拔、更加坚强,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没有剪枝的桑树,是长不高的呢!”说罢,他递给我剪子:“小朋友,你试试!”
我爬上了梯子,按照老爷爷的指导,“咔嚓、咔嚓……”我剪着桑,陷入了沉思:多余的枝丫,只有剪去才会让主干长得更高,暂时的伤痛,只会让桑树更好地成长!这多像人的一生,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自己去追寻,但我们只有专注于自己的优势,把时间聚焦在发展自我上,舍去彷徨,舍去无意义的悲伤,暂时的舍去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暂时的痛苦会换来坚韧自强。
一开一合,一根根桑树枝落下,在空中壮美舞动,经历磨炼,完成蜕变!一起一落,一支支笔墨书尽,在书海中推起惊涛。我懂了!没有经历折翅的痛苦,怎能勇敢翱翔长空?没有学会舍弃,怎能奏出强者的生命之歌!
那天下午,我与那排桑树相遇!我推开了自己的心窗,迎接绚丽的阳光!路上春色正好!
苏老师点评:这篇文章采用了前后对照式结构,因为偶遇剪桑老人,让“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有了认知上的觉察,所以才会有推开心窗,阳光正好的结果。而这样认知上的觉察,不是突如其来,而是进行了层层铺垫。先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铺垫一,引出剪桑老人。提出疑问,老人回答,为下文由树到人做了铺垫。亲自剪桑,陷入沉思,点明题旨,树与人、痛与成长、舍与得完美融合。有了这样的层层铺垫,结尾升华主旨方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