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冯彦琛 上海
时间:2021-10-17 点击量:360 推荐量:0 评论数:
				

真理是永远的光亮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他认为“道”,即自然万物之真理,从天地诞生之前就存在了,并且永远都不会改变。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也在《理想国》的第七章中描述了一种“洞穴”式的认识状态,他认为,人对真理的认识,不是源于人们的感觉,因为人的感觉瞬息万变,而真正的智慧存在于天上即神的世界。这就是柏拉图最著名的理论观念:理念。柏拉图说,理念是客观之物,是世上万事万物的本源,是真正的知识,也是人类认识的终极目标即真理。 按照两人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真理具有永恒性和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或多或少会局限于时代或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而,探寻真理的道路一定是漫长而崎岖的。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诸多名人事迹印证了这一观点。当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太阳,发现太阳黑子在运动时,他并没有选择维护宗教权威,而是选择支持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随后他花了5年时间完成了巨著《关于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集》,但因为“思想异端”最终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但晚年的伽利略没有放弃科学,经过3年的顽强拼搏,他又完成了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在书中,他大胆叙述了物体的各种运动和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王守仁仗义执言,上疏请求释放正直的言官,触怒了大太监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下了诏狱,谪贬至贵州龙场驿当驿丞。他并没有被悲惨的境遇打倒,而是结合自己一生遭遇,顿悟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守仁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追求真理需要自身对目标的坚持以及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但追寻真理的意义何在?因为真理是永远的光亮,能够照亮最漆黑的夜,指引人们前行。 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四年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那时,谁都没想到这是一支足以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力量。在真理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序幕。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真理是永远的光亮,真理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