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小巷。
——题记
壹
日落黄昏,微斜的暖光洒在人的身上,照得人心里直发痒。小戴昏昏欲睡的倚在爷爷身旁,朦胧的睡眼直愣愣地瞧着爷爷手里的活儿瞅。老爷子爽朗地笑了一声:“嘿,臭小子,怎么着,你爹那个臭小子不想学,你倒是认上心了哈。这纸伞啊,是咱们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可不能断在咱手里,得守下去。你爹让人不省心,你就替你爹揽下这个责任吧!瞧好喽。这么简单一把伞得要经过号竹,泡竹,蒸竹,晒竹,刨竹,刻竹……”没等话说完,小戴就头一歪睡着了。
老戴扭过头,笑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竹子,弯腰把小孙子抱进了里屋。“唉,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
贰
“伞骨必须选用同一根竹子,用锋刀将竹子切成大小相等的竹条,然后——,下一步是什么?”老戴用手里的竹条敲了一下自己儿子的头。男人顿时跳起来,一手捂着头,一面大声喊,“疼死我了!您可真是我亲爹。”“我问你下一步的步骤是什么?!”老爷子怒目而视。
男人一边插科打诨,一边冲自己的儿子使颜色,小戴无奈地耸耸肩,小声地给自己的爹提示,”用结实的麻线将竹条环绕在一起。”老戴气急,”你儿子都会了,你还记不住!”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爹。用结实的麻线将竹条环绕在一起,是吧?嘿嘿嘿。”男人一边谄媚赔笑,一边偷偷地向外挪动脚步。“爹,我有事先走了啊,晚上再来看您!”
老戴冲着男人的背影叹了口气,”朽木不可雕也。”扭头看看自己的小孙子,“小戴呀,千万别学你爹那个混子,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都得守住,得传承下去!油伞的时候上这个桐油呢,我们要……”
叁
“这个东西就是没有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撑你那破伞!”“啪——”随着一声耳光,戴爸冲出了家门。老戴身影晃了一晃,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岁月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造孽啊!”
小戴在一旁,安静地站着。
市场形势变化,人们都开始追求潮流。各式各样的洋伞,遮阳伞层出不穷,戴家的纸伞生意很是萧条。已经很少有人再撑油纸伞了。这制作过程繁琐的油纸伞开始被抛弃在“潮流”之外,便成了老古董。戴爸听朋友劝说,想要放弃继承老戴的手艺,和朋友合资开一家洋伞厂,说是机器生产,效率高,利益也高。可老戴又怎会同意呢?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老戴招招手,把小孙子叫到自己身边,“哎,你爸就是鬼迷心窍,被两个铜板糊住了脑子!想当年你祖爷爷那时候,咱们老戴家的油纸伞那可是天底下出了名的好啊。你看,咱家那瓦房可是当时十里八村的头一份儿,谁提到了寻根村戴记油纸伞不给竖个大拇指?这几年生意萧条了,你爸这心思也活络了。可咱老祖宗的东西得传下去啊!……”
小戴似懂非懂地听着爷爷的叹息声。
肆
戴家又出事了。
戴爸被人坑了,那个骗他投资的朋友早就跑得没了人影。老戴好像早就知道戴爸的生意会做不长远,打开房门,让儿子进了屋。
“爹,我知道错了,我以后老老实实的跟着您学做伞,守好咱戴家的根儿。”老爷子没说话,只拍了拍戴爸的肩膀。
后来,小戴的成长与伞息息相关。戴爸的制伞技术也是日益精湛。过年时,爷爷送他一把伞,“圆形的伞,寓意平平安安”;考学时,戴爸送他一把伞,“伞骨为竹,竹报平安,寓意节节高升”;结婚时也少不了那一把喜庆的红伞,“‘油纸’‘有子’嘛,多子多福!”
江南的小巷里,一把把油纸伞寄托了人们美好而真诚地祝愿,点缀了小戴梦幻的回忆。
伍
今天寻根村里的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放响了好几挂大鞭炮,村口还挂上了大红灯笼,这可真是有大喜事啊。
“戴记油纸伞被载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可不是每个人脸上都有光嘛!
而当记者采访到已经变成老戴的小戴时,这位传承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自小与油纸伞邂逅。民间有句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油纸伞工艺复杂,周期长,在现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很难有人静下心来去欣赏一件物品,去安心的做一件事情,而我的祖辈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油纸伞具有这个魅力。削伞骨、裱伞、翰花、穿内线,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具有其独一无二的美。我想我们有责任追寻那一束传统之光,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将其传承下去。而其他的传统工艺也是一样,都是中华人民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合起油纸伞,一袭青裳,寻找来时的方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