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苏绣,是在有“江南第一水乡”之称的的周庄中,街边一个普通且无甚特别的铺子里。
琳琅满目的作品陈列在店中的每一处,似是在朝我招手,期待我的来访。走进店内,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彻底展现在我的眼前。就连低调木质相框也掩盖不住它们的风华。
归家的路上,我一直把玩着手中的团扇。这是我在那方小小的店铺里,最终挑选出来的,扇面上并没有太过密集的纹样,寥寥几针,就将鱼儿的灵动描绘出来。我也从年老的店家口中得知,这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
回家,我便查找了关于苏绣的一切,而我彻底热爱上苏绣,是在看完一部纪录片之后。一根根绣线在绣娘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她们巧妙地运用不同绣线的颜色与光泽制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或是灵动活泼的鸟儿,或是朦胧在绵绵细雨中的江南小镇,又或者是古朴自然的山水。
我曾天真地幻想着自己也可以绣出像影片中一样的精美的作品,这些幻想却在真正开始尝试是戛然而止。
大概直到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仅仅是一幅看上去最为普通的纹样,也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针法,绝不是我想象的简单。
我穿过的第一根线是在一间昏暗且有些闷热的房间中诞生的。
尤记那日下午,我坐在桌案前,埋头整理纷乱的绣线。又将细如发丝的它们穿进针孔。阳光穿透玻璃霸道地向我宣示着它的存在。我几乎被晃得看不清那根闪着银光的针。仅仅是这一个最基本的准备工作就让我连连喊累,可是就此放弃总是不甘心的,对苏绣的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似乎化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于是,我将窗帘紧紧拉上,眯着眼睛静下心继续尝试。
笨拙的我依照教学视频一次又一次在绣布上练习,好似是刚刚接触世界的懵懂婴孩,跌跌撞撞地向着未知的事物迈出前进的步伐。
手指毫不意外地被针多次扎破出血,可是就是这份探索的力量让我面对毫无美感可言的初试结果时,竟也少了份失望,多了份执着。
练习时间久了,手法渐渐熟练,我开始能在绣布上稍显灵活地穿针引线了。绣布上原本或疏松或歪歪扭扭的粗糙线条亦逐渐紧致起来,细密地排列在一起,有些部分逐渐被图案所覆盖,快要看不出它原本的纹理。终于有了一点微末的苏绣的影子,真是令人激动欣喜。
苏绣就是这样,没有蕾丝绣的奢华,没有刺子绣的简约,但它却有江南文化特色—精细雅洁。
初见苏绣,满眼惊艳;了解苏绣,被它的魅力所倾倒,不可自拔;尝试苏绣,深知其不易。点点滴滴最后汇聚成一个特别的经历,而探索的力量贯穿始终,亦是我这次经历的关键。
如果没有最初的新奇,没有探索和不断尝试,自然也不能对苏绣有什么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苏绣真正吸引人的,能够成为中国四大名绣的原因不仅仅是它那少有人能够织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更是因为作品背后人们的内在追求,是探索的力量的融合与传承。
我亦发现,在面临困难时,人们难免会对困难有退缩之心,可是当我们有了想要的事物,就会产生探索的力量支撑我们继续向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