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袁怡 杨丹妮 上海
时间:2021-10-23 点击量:378 推荐量:0 评论数:
				

追寻与邂逅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潇潇的雨夜,寸滴梧桐那么轻,那么柔。漆黑的夜仿佛夹杂着那首歌,黄浦江畔上的空气中涤荡着萧瑟的味道。 儿时的我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经常看见她一个人坐在藤椅上一针一线的忙碌着,我便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一边玩着软缎和散落在地板上毛线球,一边看着奶奶绣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图案。她巧手翻飞,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一根根一条条线条流畅,潇洒光亮,色调柔和的花纹渐渐扩大,一幅幅富含湿润润水墨质感的绣品便在阳光下闪耀得光洁透明,斑斓缤纷。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受着奶奶的熏陶,逐渐的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 慢慢的等我上了初中,回来看望奶奶时,她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坐上藤椅上,我还是会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静静看着,奶奶戴着那副像啤酒瓶底厚的眼镜,习惯性地从绣花盒中取出她的银针。她捏着银针,拇指从针后轻轻一推,针一下子就滑进去了。一道细密的线痕印在那层薄纱上。随着银针不断地穿梭,一小片精巧的图案映现在纱上,那是一株昙花。紫色筒裙似的花托包裹着洁白的花朵和黄色的花蕊,那花瓣一层层、一片片,如大雪纷飞,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映在那层薄纱上,为那株昙花增加了一份幽静。 奶奶理了理线条,摸到绣边有一处粗糙的线端,渐渐地眼眶湿润了,“没想到老了,手艺还是退步了……”她曾是黄浦江畔的蜀绣技艺大师,那双粗糙而又满是老茧的手见证了她对蜀绣技艺的深沉热爱……晶莹的泪“嘀嗒”落在薄纱上,奶奶轻轻抚摸着她的作品,“也许这门手艺就像昙花一样,渐渐地就凋谢了……看着奶奶惆怅的表情,我陷入了深思。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朵昙花映入了我的眼帘,眼里瞬间多了一丝光亮,不由觉得心头一震,我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那魅力竟是出自那双满是褶皱又缺乏水份的手,一看就知道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奶奶将那缎绣花装入一把绣扇后,把那把扇子送给了我,看着上面的昙花,内心萌生出了一种强烈渴望——学蜀绣。奶奶把对蜀绣的这份热爱用心传递给了我,自此,我们便开启了一段美丽的邂逅之旅。 奶奶先教我画样,那支铅笔在奶奶的手中灵活地舞动着,在那薄薄的绢上描上了淡淡的银色,我接过奶奶手中的铅笔,在绢上勾勒出一朵鸢尾,它代表着希望与新生。奶奶将绢的两边缠绕在木条上,指尖弹了弹绢布,她温暖有力的大手握住我肉嘟嘟的小手,提起毛笔,轻触素戈,几番勾挑,如梦般的色彩在绢上晕染开。奶奶在上千根的丝线中,挑出盈盈几缕,随心智线蜿蜒而上,穿越指尖,“下针钱,要心存高远,意守平常”她一本正经地说。我懵懵懂懂地点着头,捏着针,奶奶握着我的手,从手到针,从线到心,针脚在方寸之间,一起一落,针线的万般交错,汇聚成这朵鸢尾,仿佛是一只紫蝴蝶,盈盈飞舞,飞向我追寻蜀绣技艺的那片蔚蓝天空。 只有亲身体验过这个过程,才能感受到蜀绣的魅力,它给你带来的快乐也是别样的,我会一直不断地努力地摸索和追寻着它,并且传播蜀绣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每一个人的身边,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蜀绣,都能和它来次完美的邂逅,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像鸢尾带着希望,带着那股劲儿,带着我想继续追寻它的那份梦想,也带着奶奶对我的那份期望,展翅飞向于那片不止于黄浦江畔上的天空,而是更加广阔的天空! “翠竹泣墨痕,锦书画不成,情针意线绣不尽,鸳鸯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