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初中组 0 郭沁雪 余少君 澳门
时间:2021-10-24 点击量:410 推荐量:0 评论数:
				

《人為何懷有信念?》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在一間破棚子裡,居里夫婦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冶煉,最終從一噸的瀝青殘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鐳。居里夫人因而成為了歷史上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他們的成就也為全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福祉。 這一看就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偉人故事。但在這段歷史的背後,卻藏著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所謂的破棚子,是連停屍房都當不成的破房子。冶煉是指在三年的時間裡,他們如何勤勤懇懇的不斷實驗的過程。而鐳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致命元素。直至今日,居里夫人的部份書籍與論文仍具有一定的輻射性。 在惡劣的環境之下,居里夫婦依然滿懷開心和滿足;面對繁重且枯燥的工作,他們仍能做的樂此不疲;我想,即使他們預先知道,鐳是一種要命的元素,我相信他們仍會義無反顧的研究下去……不僅如此,在辛勤工作的每一天,作為女性的居里夫人還要承受世人無盡的偏見與蔑視。回顧歷史,他們向世人展現了堅毅的學者精神,他們手執的信念,是在黑暗中追尋的真理之光。 在一百年前,曾經那個滿目蒼夷的中國,內有政黨混亂一團,外有列強環伺欺壓。彼時的國民深陷泥沼,如同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民眾的思想被封建迷信包裹著,況三餐溫飽都成了問題,何談有幾人能像居里夫婦那般潛心研究。這樣的國家看似無藥可救,誰人都說它前路漫漫希望渺茫。可就有那麼一群人,視救國為己任,企圖破壞那座“鐵屋”。哪怕頭破血流,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辭,死而後已。 一群平均年齡不過二十幾歲的青年,在敵人慘無人道的嚴刑拷問下,是什麼使他們咬緊牙關慷慨就義?在那個看不見未來的灰暗時代,是什麼使他們如此堅定的負重前行?是以拳拳愛國之心化作的至高理想,是“讓我們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這樣簡單卻熾熱的信念。他們就這樣秉持著,堅定的在無邊的黑暗中摸索,為的是要追尋那一道微弱的曙光。 人為何懷有信念?人生在世數十載,巔峰會有,低谷也不少。什麼一定能使人擦乾眼淚向前走?我認為就是一個信念。心中既有堅定的目標、篤定的信仰,才能有頑強的意志,才能有前進的方向。要知道,信念所在,是心之所向,目之所及。如果一個人連堅守的信條、願為之奮鬥的事物都沒有,那人生豈不是沒有方向?這樣的人生豈不渾渾噩噩,無聊得很?信念的魅力,能使人找到存在的意義,從而不斷超越自己。 我知道,在世上有人心向神明,相信天堂地獄,相信救世主的降臨;也有人只信任自己與科學的精神……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此時此刻正有無數的人,在為自己所認為有價值的事物努力著,以度過一個接一個的難關。人們向前的信心來源於信仰,而信念則造就了信仰。 信念之光,是追尋之光,是心中吶喊,是不斷衝破,是驅使人類前進的動力。我們只要心懷夢想,能以夢為馬;追尋夢想,則不負年華;心有信念,便有膽氣朝前。總有一天,我們或乘風破浪,或披荊斬棘,只為追尋那信念之光,達至理想的境界。所謂風雨過後彩虹現,長夜破曉黎明至。只要信念之光不滅,腳步不減,我們就有可能見到耀眼的朝陽,到達遼闊的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