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里追寻月光。
我是伦敦一家公司的证券经纪人。在很多人眼中,我很幸福,极富裕的物质生活,崇高的社会地位本应使我满足,可是为什么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只从罅隙中透出微光呢?
我要追寻那一束光。
我曾有一个被遗忘了的梦想。我想成为一名画家,毅然决然抛弃工作,来到巴黎学习画画,无数画家心之神往的巴黎不过尔尔,我在自己的小屋里独自模索。
没有人看的懂我的画,也有人劝我重返伦敦,我拒绝了,懂与不懂又有何防,我工作赚钱,不亏欠他人丝毫,我只想寻着那束光,直到海角天涯。
我疯狂地创作,“世人理解瓦格涅的疏狂,却不理解我。”但我偏要追寻那理想之光,义无反顾,至死方休。远方的光忽明忽灭,我的心一往无前。
我的画出名了,我却想一把火烧了那幅壁画,在千万个绘画的日子里,我追寻光,不自觉间,却早已与它不期而遇,当浪漫的邂逅发生,理想的光照亮之前黑暗的世界,我无需世俗的肯定,我无惧世俗的批判。
我不是高更,也不是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我只是无数个平凡追寻者中的一个,是无数邂逅光的人的数亿分之一。
常有人问,理想是什么?它可能太浪漫主义,仿佛难以完成,无法邂逅。其实它就像那一束光,可以是舍身报国,也可以是追寻自我,可以是在暮年仍投身科技事业,也可以是在青春之时生命成长,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追寻光亮不一定能邂逅光亮。但追寻光亮本身便足以让人动容,谁知道是否一定能成功呢?所有的信念往往在你追逐光的那个时刻已经获得了最好的收获,怕只怕因为邂逅光的不确定性便不敢再迈出一步,不敢正视自己闪闪发光的想法,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中看着它们一点点蒙尘,最后远望微光,默默叹息。中国官兵与日本作战的时候,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时候,乃至今天习近平主席的每一步决断,决定的时候哪怕经过深思熟虑,谁又敢在当时便拍胸脯保证只会成功不会失败呢?但他们还是选择追寻,所以终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繁荣发展邂逅,有一份热,追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此后若不与炬火邂逅,我便仍在追光。
也许有人觉得追寻在当今社会太难了,所以充斥耳旁的常常是“躺平”,真的该如此吗?快节奏的生活下便不再有机会追寻邂逅了吗?
我以为不然,无论是拿起笔画画,投身祖国建设事业,还是勤勤恳恳学习,这都是一种追寻,无数追寻者肩负西西弗斯的巨石,一次又一次面对无助与绝望,却仍一往无前,加缪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我认为追寻者们是幸福的,他们不屈于诸神,哪怕没有邂逅,他们仍是幸福的。
在当今社会,追寻与邂逅好像关系更加紧密了,邂逅的概率变大,追寻的内容变得多元,所以我们更应该以乐观坚强的态度勇于追寻。《飘》中的女主角郝思嘉令我印象颇深,尽管她可能有自己的缺点,但瑕不掩瑜,她身上有一种不屈的韧性,任凭风吹雨大,日晒雨淋,她仍能看向远方,笑着说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我总觉得她是能追寻到白瑞德的,无他,以乐观坚强的态度追寻,总能与幸福邂逅。
身处21世纪的我们也应一样,乐观,坚强,永不言败,追寻,无畏,青春无悔,以青春之我们,追寻青春之宇宙,邂逅青春之荣光,振臂一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我将永远追寻中心的那束光,邂逅个人理想的实现,社会的进步,中华的复兴,这是青春的光,理想的光,是祖国的无尚荣光。
做个追寻者吧!愿你能邂逅你心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