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然》期刊将150年来的科学论文编织成了一副三维立体图。图中,一个个代表论文的点连成了线,一条条线点亮了一个个小领域。这些亮点交相辉映,在原本一片漆黑的空间中开拓出了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宝库。
这副人类科学结晶的画面一定动人心弦,每一位普通人都会自发地为人类的科学之光感到自豪。可当我们宣传“用科学之光点亮未来”时,我们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学科拆开来学习的方法。它代表了理性、严谨,用可重复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结论。
看似科学好像是由零零散散、各不相同的学科拼凑起来的。其实不然,科学的不同分支间的相互联系也很紧密。如大科学家牛顿,为了更方便地计算天体运行轨道,发明了微积分,促成了数学界的一大进步。这说明每一门学科其实都是其他学科的工具。又比如,数学中的最密堆积问题,解决了通信工程中如何使效率最大化的疑问。又说明一订学科的进步会带动其他学科的进步。可见,科学并不是一座座孤岛,反而是一整块大陆,边界还在不断向外延伸。
可为什么,我们如此崇尚科学,而不去信仰宗教、迷信神话呢?这是因为科学与非科学有着本质区别——科学之所以永远是对的,正是因为它承认自己是错的。听起来很矛盾是不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科学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没有一个规律是一定正确的,因此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良,使得“科学”这个整体作为一套方法论,是永远正确的。科学,象征着人类最尖端的智力和最伟大的成就,它的魅力和重要性就在于此。
我们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弘扬科学,让《自然期刊》中的那片亮点变得更大更亮呢?
首先,正如上面所说的,科学不是一座座孤岛因此我们要不同学科联系起来。5、60年前,当美国施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时候,总共运用了几十个不同领域的人才,几百家大学的资源,几万家相关企业的生产能力,数百万的相关从业人员,才成功地将几批宇航员送上了目球。这其中,从航天技术到生物技术,从数学到材料学……但凡有一环薄弱都无法实现如此的壮举。几次登月任务,成功地把不同的学科联系在了一起,让不同领域的尖端人才聚在一起讨论研究,无疑促进了科学事业的进步。大至国家是这样,小到个人也同样如此。我们高中生在学习的时候,倘若能把不同学科结合在一起,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用数学技巧帮助化学计算,能就能让理解更深刻,让知识体系更清晰了。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保持求知欲与好奇心。比如爱迪生在小时候好奇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激发了他学习科学的好奇心;法布尔自幼喜欢昆虫,于是将一生投入到了昆击学中,才能写出《昆虫记》这样的著作。中国的科研事业同样充满了求知的精神而且还多了一份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情怀。为了“可上九天揽月”的理想,我们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并返回,带来了珍贵的13克月壤;为了“把酒问青天”的豪气,我们开是了“问天”行星探测计划;照应“夸父追日”的神话,我国的太阻探测器已踏上了征程。在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中,本就蕴含着无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身处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激发起对科学的热情、对未知的
好奇,对科研的尊敬。
每一个微小的科学事业的进步,都是夜空中一颗或明或暗的星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连结,组成了炫烂的银河,照亮了世界,淡去了愚昧。我们不必每个人都成为星星,但至少在闲暇之余,抬头仰望,看看那些人类智慧的结晶。让科学之光指引前进的道路,让科学之光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