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永远的光亮
信念,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和成长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价值观念,是一个人深信不疑,为之努力、奋斗,不懈追寻的东西。信念可以让我们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犹如一道永恒的光亮,在我们迷茫时,驱散我们身边的黑暗,引领我们前进。
信念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异常强大,邓小平同志在担任国家领导人之前,经历过三起三伏。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显得异常黑暗,自然灾害频发,浮夸风盛行,很多人因饥饿而死。难民成群成群地迁移,中央还在大力搞阶级斗争,批斗过程中死了很多有名的将军和文人。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人对中国的未来失去了希望,选择了逃避。而邓小平既没有被三番五次的批斗打垮,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坚信中国一定会走出这段黑暗,光明一定会重新回到中国大地上。这种信念支持着他,照亮他前行的路。有了这种信念,邓小平同志以强大的韧性挺过了坎坷的三起三伏,当上了国家领导人之后,面对中国千疮百孔的现状,许多人的不理解和社会舆论压力,西方资本主义的压力,坚定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坚持推行下去,这期间的困难和压力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而正是怀着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并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才支持着邓小平坚定地走下去,没有退缩,没有犹豫。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的总设计师。
当时间再往前推100年,这100年里正因为有无数的志士前赴后继,中国才能从世界上站起来。由此可见,信念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强大。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谭嗣同明明有机会可以逃走,而他选择留下来,甘愿做第一位为变法流血的人,因为他有着中国一定要强大起来的信念,他要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国人的斗志,使中国强大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时,无数的文人志士都怀有这样的信念,为中国的强大而牺牲自己。如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纷纷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风雨飘摇,前途渺茫的中国,过上了风餐露宿,衣不能御寒,食不能果腹的生活。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所以再苦再累的生活,他们都毫不介意。红军当时装备差,人数少,而他们步行走完了25000里长征,翻过了33座高山,跨过了17条河流。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边走边打仗,有时一天能急行军100多里,爬雪山时,单薄的单衣穿在身上瑟瑟发抖,过草地时吃草根、皮带也不去抢藏民的粮食,多少战士因此冻死、饿死。这样的艰苦,即使是世上任何一国最优秀的特种兵,也经受不起。几万人的长征队伍到延安时只剩下不足2000人,但红军战士依然每天十分乐观地唱着歌,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面对这样的困难形势,毛主席依然能够写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样豪迈乐观的诗句,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具有强大的信念,坚信胜利一定会到来,坚信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到来。也正因为具有这样的信念,红军才能在军队人数、装备远远不如国民党的情况下,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
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在这个充满压力和充满浮躁的社会下,许多人被时代的潮流冲得七零八落,丧失了自己的信念。于是就出现了”躺平的一代”和“佛系青年”等网络热议话题。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念,然后就犹如他的生活没有了亮光,那么,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思想淹没,最后迷失了自我,成为躺平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拒绝躺平,就应该具有自己的信念,努力追寻属于自己人生中的光,我们也应当学习前人将自己的信念与国家、时代的梦紧密相连,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心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的努力奋斗”的信念,相信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奋斗是需要信念的。
信念是使人强大,使国家富强的源泉,是未来的指路灯,是永远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