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邂逅
“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随着毛主席高昂的声调传来,天安门前爆发出轰鸣般的欢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历史上无比耀眼的光,是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苦苦追寻了一个世纪才换回来的光。
光,是照亮人们前的道路的灯火,是降落在人们心尖生生不息的希望,更是国家永远追寻着的未来。
追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所追寻的是什么?
从百家争鸣到唐诗的繁荣,元曲的兴盛再到文字狱的禁锢,中华文化几经波折,却日渐发展,从单一性到多元化,是百年的积累,千年的沉淀。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去其糟粕,进步的必要方式是取其精华。沉淀在历史长河里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诗仙”李白豪迈洒脱的态度到“诗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词,再从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到令人无比惊叹的敦煌莫高窟,无一不让人们啧啧赞叹,为其精妙神秘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卑不亢是李白所追寻的那一束的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扩大胸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忧国忧民是杜甫所追寻的那一束光。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多有失意时,但他们依旧乐观积极,视国家命运为己任,这也许就是光所带来的力量。
我们在古诗词中与众多文人墨客邂逅,在盛大的诗词宴会中感叹到不同人生,领悟到每位诗人心中那束光所照亮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追寻光的勇气,才有了古诗词文化的繁盛。延续到今天,古典诗词像是一束光,在五星红旗下熠熠生辉,在偌大的中华大地上继续谱写着新的篇章。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兴的词汇也如潮水般涌现。他们大多是东拼西凑,甚至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而得到的,随之而来的便是不良的社会风气。但庆幸的是,有更多人注意到了文学的意义,古诗词的光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出自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显而易见,少年的未来便是国家的未来,现在的青少年是什么样,未来的国家就是怎么样。时间长河奔涌向前,曾经被称为“扶不起的00后”的少年,也逐渐成为国家栋梁,在各个行业散发着属于他们的光。
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我一直讲我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这辈子都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不让老百姓饿肚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伟大事业啊!遗憾的是,今年五月,袁爷爷在湖南逝世。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着送行,他们红着眼眶,带着哭腔高呼着:“袁爷爷一路走好!”“国士无双”,这样的场景令所有人为之动容。袁爷爷将心中那似火的光普撒在了农民的土地上。
忆往昔,“铁人”王进喜不惧危险亲身进行人体搅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亲力亲为,同群众一起与慎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还有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坚守阵地保卫国家的人民子弟兵,他们心中都有追寻的一束光——为人民的辛福生活,祖国光明的未来奋斗。
看今朝,城市里矗立着的高楼大厦,铺整的宽阔马路,奔驰着的汽车,飞速运行着的高铁,无一不展现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这是亿万人民努力的成果,是他们成功追寻到的光。
今天,我们追寻光,明天,我们紧攥光。每个人手中紧握一点光,会组成一道五彩的光线,最后汇聚成耀眼的光面。我们努力的与成功邂逅,也在未来与强国相遇!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在亮丽的青春里追寻到那一束光,在光明的未来里与强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