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汪与同 陈荣 四川
时间:2021-10-25 点击量:372 推荐量:0 评论数:
				

追寻与邂逅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一《文化苦旅》 一题记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戏曲婉转悠扬,在时光洪波中流转出同光十三绝的滟滟光影;书法勾连不断,随着兔缺乌沉展现出古代名士的风流姿态;汉赋辞藻华美,于岁月长河里沉淀着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变幻万千,寻寻觅觅不见其真容,文化上的真正高峰可能是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 这种云雾总是朦胧在民众心间。 暑假有幸于巴黎卢浮宫一游,初入其中,像是童话里传奇故事都具象化了一般,新鲜感萦绕着每一迈步伐,维纳斯断臂的由来令人咂舌;胜利女神残缺石块的未知性使人不由得遐想;壁画中宙斯与骑士们的每一个表情都惹人琢磨一翻。 深入其内,大堂里精致的石柱与浮雕像是还原着一场世纪盛典,为慕名而来的人们描绘那个时代书不尽的传说。 如花灯游街般,虽是满目琳琅,繁杂起来便也产生了视觉疲劳,或许是西方文化中更为突出人物形态上的刻画,雕像蜡白而空洞的眼神总品不出细腻的美感,留在心间的只满是对那个黄金辉煌时代的赞叹与惋惜。 角落里,一个暗淡的房间布置了一些外来文物。 大抵是一些经历了无数洋流的冲刷,辗转了各地商人的航船才住进玻璃展柜的瓷片和铜器,岁月鹜过,山棱浸远,锈迹斑斑,阳光一寸寸地涨,低语呢喃,云翳斑驳的窗梗,有几只啾的鸟儿踩过,留下浅浅的印记,几缕古韵的铜香, 在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一眼千年,沉默也胜过万语千言,有幸于只有你们能描述这光阴似箭。 文物旁的介绍大都都很简练,却也引人遐思,我们不知道它们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跌宕起伏,却明白它们的魅力在于超越时空的阻隔,永远可以与当下对话。 彷徨于异国博物馆,思绪却随着角落里零零碎碎的铜器与瓷片飘回了那华夏千年。 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要以文化传统为莫基;一个国家的强大,总是要以文化兴盛为源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繁荣为支撑。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对于文物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央视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它们演绎的虽是文物的前世今生,讲述的却是镌刻在上面的民族之魂。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穿越漫长的历史时光,扑面而来,给予人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教人油然而生对祖国的归属感。 中华文化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基因,是铭刻在黄皮肤、黑眼睛上的印记,抛不掉更舍不得,几度沉睡,亦几度被唤醒。它悄无声息地渗入每个人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为贫乏的日常注入精神的力量; 它温柔地将每一个中华儿女紧紧拢在一起,给予大家以共同的指引。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程。“流光易逝,华表千年。"在金银织就的当下,浮世谲湟,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时代。 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是生命的巅峰,是文化的旅行,是在光怪陆离间去捕捉那些流浪的经典,寻至灵魂间的共鸣。 在世界的“轴心时代”,中国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些思想影响着华夏的民族性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温润了多少谦谦君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无穷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迷醉,穷尽毕生精力去研究。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根本所在,是华夏民族得以构建的根基。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是空穴来风,是有着历史的悠久积淀,五千年,不止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的故事,是一卷卷记录着古人智慧的书籍,是一种种流露着真善美的民族精神。历史不会阻断,时间不会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而那些承载着博大文化、记录着世代变迁的历史遗迹,并不会因岁月流逝而丧失其磅礴的大美。古罗马的斗兽场、吴哥窟遗迹、故宫等,它们用伟大的屹立,诉说着历史,捍卫着文化。 对文明的思考总是一个不易的过程。犹如爬山, 伫立于山脚,山顶之事全然不知;而到达山顶,俯瞰旷野, 又孤独无依,思考便觉无味。于是,文明的气数就在不停地 上山下山中被耗去,至终不知真理何味。 马阿诺德在《文化与混乱》中提到:“由于人类力量的无尽扩展,智慧和美感的无尽增长,人类精神发现了它的理想,从而为自身提供了无尽的补给。为达到此理想,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资助,而文化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此。”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一向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只有相互交流,才会有更好的进步。 文化的云雾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历久弥新,拨云见日。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在文物的百年沧桑中品得文化的价值,在旅行的每一个脚印中识得生命的意义。 《白说》中有言,"我们读的每一-本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读到自己。” 我们对世间万物带着最直接且炽热的眼神去读。这眼神,透析浮沉的表面,掸去落尘的掩藏,直至目睹这世界的至臻之物。 我们曾为了春日原上那渡寒而过的点点细黄而折腰轻叹,歌颂他的命运,感动于他的坚定。 我们曾为了源夏檐下那澄澈如初的滴滴朴露而仰首静默,感慨他的纯洁,惊异于他的脱世。 我们曾为了秋火流中那飘零归尘的片片金黄而低眉浅抚,唏嘘他的坠落,推演于他的轨迹。 我们曾为了冽风声外那清香亘存的枝枝寒梅而执酒忍哗,饮尽他的芬芳,仰崇于他的高洁。 世间,恒能引动我们的,唯日月星辰之姿、山川湖海之美。于日月山川中沉淀的至臻文物,它们所绽放文明之光值得我们静思于浮世之中。 我们穷尽一生,去追寻的虚名繁禄,在死后终将归于黄土一杯,只有这守恒的天地万物永存。而这文明之光,浩如娇丽星辰,微如尘埃一粟,是一个美丽世界与一刻静谧的永恒的唯美邂逅。 观今鉴古,风月同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追寻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它虽难以预见,而和羹之美,在于合宜,繁华尽处,是一泓源头之水,与曾经的文明之美邂逅,凝望着最初的凝望,书写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