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中,鲜血似的红色是最令人激奋的底色。天安门前迎日而升的红色五星旗帜,每日保卫着14亿中国人民,每日照耀着偌大的中国土地,烈士回家,也是她缓缓落下,神圣地相伴入土。朝升夕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五星红旗若非灿烂盛大,怎能日复一日、经年不衰。
吾辈之德行,吾辈之作为,乃振国之大业,她能不跟随红色旗帜的方向而行,某天某时,如若看到淡色彩霞中飘扬着一抹赤色,请记住她的指引和光亮,那将赐予我们中国少年的骨血与心脏。
我们的青春忠于党。曾有幸亲眼看见天安门前的一抹红光迎日、伴歌而升,曾有幸亲耳听过这面旗帜的来之不易。党是领导、是光亮,是几十年前突破重围,建立新中国的功勋,中国共产党人在长久的压迫和战争中挥洒热血,在祖国大地种下未来的芬芳,用鲜血染红国旗,在血泊中唱起国歌。我曾在不谙世事的年纪了解了毛泽东主席的少年时期,他将青春注入党的血脉。我曾在某日傍晚听到过闻一多先生的“国家养育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何人?”他曾将青春灌入党的骨髓。我曾在书案中抬头,看到了周恩来总理在18岁东渡日本时写下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曾将青春寄入党的灵魂。他们为国旗染上赤色,而我们就是为红旗增光添彩的新一代。
先辈们已用壮烈的身躯为我们扬起旗帜,青年人,新青年们,要追随者党和先烈的脚步,要向着红旗飘扬的方向前进。用青春筑就理想,用信仰撑起未来。
我们的理想万丈光芒。偌大的中国国土之上,无数的青少年成群结队,携手共进,他们的脚步迈向未来,为他们指引方向的正是那五星红旗。他们受那抹红光的感染,在心中形成了同一个理想:“青少年的未来会像那五星红旗一样光芒万丈。”五月四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节点,自从北平学生手挽手结着队,喊出激昂的“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历史便留下了七年的烙印,我便明白了青春理想的魅力,“少年总是发着光的”鲁迅先生曾说。私以为,青少年心中一旦有了理想,就会汇聚起意想不到的光亮,那么那束光亮也将追逐烈日,和五星红旗并肩升起。
生于阳光下,扎很泥土里。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人不是只有一个圆心的圆,而是有两个焦点的椭圆,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外一个点。”我们的理想和现实的行动结合,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五星红旗迎日而升,我们迎日而作,她在高处照耀祖国,我们在生活中努力奋斗。我们应扎根于生活,跟随时代的脚步,铭记历史,初心不改,迎接明日。
生迎烈日,不惧凌风。烈日下的国旗赤色更深,光芒更甚!冽风枉想使她动摇,而她自屹然不动,青少年一代,既已望到了那愈催愈强的光亮,就朝她奔跑,骄阳刚好时,吾辈生长时。五星红旗带领下,光芒耀眼,不负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