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金良栋 江苏
时间:2021-10-28 点击量:299 推荐量:0 评论数:
				

善行是永远的光亮

吃完晚饭,放下碗筷,戴上口罩,我便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出去散步。这原本是每晚的必修课,因疫情中断数月,今日重启,令人期待。 我家住在积善佳园。出小区右转便是积善桥。桥虽不大,但名气很大。桥头耸立着一块石碑,趺为石龟,碑额雕龙,碑身周边浮雕缠枝牡丹,雕工精致。碑中阴刻"积善"二字,古朴奇拙。相传明朝初年,拖着一条瘸腿的李善人,为建一桥,乞讨6年,感动乡党,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襄善举。在建桥过程中,李善人不幸被石子蹦瞎左眼,仍坚持白天干活,夜宿工地。此事传进深宫,感动皇上,御题"积善",刻石为碑。600多年来,无数双善男善女的手,硬是将坚硬的石头摸得湿润如玉,厚重的包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跨过积善桥,便是小善街。疫情后刚开放的小街,游人如织,一如昔日繁华。这里既是著名的小吃打卡地,又是善文化一条街。大大小小的店铺里外都挂有古今圣贤劝人行善积德的格言:“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善人者,人亦善之。”“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这里更是传承善行的摇篮,善人辈出,灿若星辰。康熙九年,富商蒋伊在此开办粥厂,为灾民施粥。民国初年,全国首个民间慈善组织“江南水灾救济总会”在此成立。新冠疫情期间,每天为医护人员免费送咖啡的最美青年;逢年过节组团为敬老院老人送特色小吃的店主……他们都住在这里,都是善行星火的传承人。你来这里,既可以大饱口福,又可以饱览善言,更可以品鉴善行。 走出小善街,进入上善巷。这是一条单行道,异常清静。正当我们准备转身回家时,抬眼发现昏黄的路灯下,似乎蜷缩着一个人。我们走近一看,是一位老奶奶,面前摆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各种蔬菜。她瘦小的身躯因蹲着显得格外弱小,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分外刺眼,岁月的年轮刻在她沧桑的脸上。见我们到来,老人有些惶恐。爸爸蹲下身子,与老人拉起家常: “老人家,住哪儿啊?” “西山村。” “咋跑这么远来卖菜呢?” “听说城里人喜欢吃野菜,这都是山里采的。” “哦,这菜很好,我全买了。” “这都是别人捡剩的,你给5元钱吧!” 爸爸迅速将几个袋子系在一起交给我,掏出50元钱塞给老人。 “哎,我,我没这么多零钱找给你。” “别找了,您快回家吧!”爸爸边说边拉着我快步走开。 我好生纳闷。这是什么菜啊,都蔫巴了,其中有一袋还是别人掐下的黄叶和根茎。我怀疑爸爸老眼昏花,正想提醒他,他用坚定的眼神制止了我。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搂着我的肩膀,轻声说:“孩子,现在我国虽然整体脱贫了,但农民生活还不富裕。奶奶这么大年纪,跑这么远的路进城卖菜,这么迟还不回家,多么不容易啊!我们将她的剩菜全买了,她就能早点回家了。记住,这也是古训,夜市买菜勿还价!” 看看手中的菜,品品爸爸的话,我若有所思。是啊,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多买点菜虽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点善行,一种境界。传承善行的火种,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让善行的星星之火,汇成燎原之势,成为永远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