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国的信念
泱泱华夏五千年,回溯历史长河,倾听时代之声,总有一句是那样掷地有声。我们中国,有弱小过,有被剥削过,有被侵略过,有被欺负过,即使饱经风霜的洗礼,即使遭遇了太多太多的艰难苦困,我们的民族精神犹在!中国人的信念从来都不会改变,那就是保卫中国!
从“东亚病夫”到“少年中国”的奋进和努力,标注着社会主义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和巨变。它们串起了中国跌宕起伏的近现代史,呈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三个世纪。以1949年为起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属于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了!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新中国想要复兴何其艰难,在国际交往中,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最坚实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想让他国尊重我们,正视我们,国家军事实力必定是重中之重,快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乃至世界里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50年6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中国人的造访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造访者刚刚离开办公室,金贝尔却立即拨通了司法部的电话:“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没错这个中国人就是家喻户晓的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老先生,哪为什么说他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呢?
1934年暑假,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1936年10月,钱学森由麻省理工学院转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追随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
1937年秋,钱学森和同学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此后参与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此外,钱学森和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被授予上校军衔。
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他非常兴奋,无时无刻不怀着回家的梦,第一时间就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来为建设祖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经济与国家实力都处于一个低迷的时刻,钱学森此时回国,对新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1950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找到了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提出了回国的想法。
但随后,他被送往了特米那岛拘留所。白天,他被无休止地审讯;夜里,每隔十分钟,看管便打开一次牢房的电灯,用强光刺激他的眼睛,不准他睡觉。据他的朋友蒋英回忆,“去接他出来的时候他一言不发,你问他什么他点点头,他摇摇头……他不会说话了,体重15天之内他掉了15公斤。”由此可见美国人为了不让他返回中国,用了多少非人的手段和折磨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总是在家里摆好3只轻便的箱子,以便随时可以动身回国不管当下有多少困难险阻,都不足以磨灭他那颗怀念祖国的心。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妻子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之路。兜兜转转数年,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建设,在二战中立下赫赫功勋,也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的发展立下不小的功劳。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钱学森老先生的信念是多么的坚定,无论美国人如何非人地折磨他,他爱国,想要回到祖国的信念也未曾动摇过。全中国的人民亦是如此,无论是多么困难的境地,总能咬紧牙关,团结一心地挺过去,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无论国籍,无论在何处出生,只要身上流着炎黄先祖的血脉,我们的心永远属于华夏,这是中国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