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盏灯
如果是青春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那么自觉就是照亮道路的灯,而你便是这条路的掌灯人。
自觉的产生体现了一个人思想的萌发,人生的道路上缺不了自觉,它宛如一颗种子,若是你倾心浇灌便能成为参天大树,若是把它深埋地底,无所作为,那便可能永远也将发现不了。
自觉是一个人拥有成熟标志的第一步,倘若你还是摇篮里的婴儿,思想尚未完全发觉,无法进行主观思考,也无法对外物进行评判,但随着年龄的递增,你便会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思想也越来越活跃,自觉也在心中萌发。当你自觉感受到一种责任感时,那你就达到成熟标志的第一步了。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便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生活在贫穷的家里,甚至上不了学,但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自觉,他和其他人一样是普通农民,却有着强于别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早早地就担起了一家之主沉重的担子,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现实中像孙少平这样的人也有很多,他们都是在自觉中成长。
自觉是不可缺少的人生态度。有很多事情主动比被动更难,当你受到压迫时,会被动地听其命令做事,你只管做便是了。而主动总是在自觉的前提下发生,倘若你不自觉,就不会主动,学习也是这样,自觉成为了一种学习态度,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更要端正学习态度,没有人会强迫你学习。老师经常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想帮也帮不了,由你自己负责”所以我们应该化被动为主动自觉学习让它成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当你身处社会之中,自觉就会成为常态,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从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出门谋生在码头拉货,在当时政治影响下,他们的思想被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影响着,自觉加入党,不惧生死。他们的父亲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让陈延年学会怎样独立和思考。
先哲有云:“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只有认真思考和掂量过的生活,才是“自觉”的生活,清醒的生活。青春是最好的年华,我们也不再是那懵懂的稚童,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使命,自觉便是第一步。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因此,我们应该自觉省察人生,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不负青春。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觉自省是为人之道,处世之道。走过这条路的人很多,经历的却不一样,它可能是铺满鲜花,也可能布满荆棘,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掌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