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活动活动身体,推开窗,我看见阳光正好。这微熹轻轻摩挲我的眼,使我面前崭新的课桌变得有些模糊。隐隐间,我仿佛看见了曾经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群像我们一样的青年们,在一张张破旧不堪的榆木课桌上,正确定了一个个为了国家奋不顾身的梦想,为中国增添了一缕缕驱散寒苦的阳光。
我想起我的校园生活。校园不大,但金玉其中,每个学生都勤奋的学习,都在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
就拿我们班来说吧。早上,天空都还半梦半醒,几朵浮云还慵懒的堆积着,太阳藏在里面,睡眼惺忪。我们却早已马不停蹄的进入了校门,与书本为伴,与学识共谈。算上早读,我们早课共有五节。从七点半到十二点,聚精会神,一头扎进学海。中午,除了午休与午睡时间之外,还有一节课。正午的阳光陪伴着我们,挺一挺腰杆,打起精神,目光炯炯有神。
体育课,大课间,是我们活动筋骨,挥洒汗水的时刻。风吹树摆,满地树荫间偷偷溜出几丝金辉,我们在光阴间穿梭。额头上颗颗晶莹的汗珠,一滴一滴肆意挥洒。彼时,少年恰似阳光。
到了下午的最后几节课,大家已不胜疲惫,饥肠辘辘,而窗外却已抹黑,只剩几丝倔强的夕阳在夜幕中缠绵。终于放学,走出教室,习习的凉风,单薄的夜色和沉重的书包,还有那心里挂着的未完成的作业,让人在夜色中快要窒息。多少次,我们曾想过放弃,什么鸿鹄之志,什么桑弧蓬矢,通通抛之脑后,只想释放天性。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过上一天。可当某个晴天,我推开窗,有一束阳光将我的心绪带回了一个动荡的年代,那是民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这是第一次,我的心跨越了几十年,被另一个时代的青年们的滚滚热血包裹。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那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学子们,第一个觉醒,睁开了眼睛,奋不顾身的,开启了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他们毅然放下手中的圣贤书,把眼界,把目光,放到了国家的兴亡上。曾经蘸满诗书礼易的笔墨,现在却融进了一腔爱国的炽血。北大的一名学生,在知道外交失败的第一时间,当场咬破中指,撕破衣襟,悲愤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可以想象,他们的眼中充满的愤怒与不平,对列强的愤恨回荡在猩红的眼眶里,攥紧在愤怒的拳里。“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全国都泛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激烈浪潮。
那时候的青年,面对的不仅有无尽的学海,更有内忧外患,家国存亡的危难。他们难道不苦吗?一次又一次的被逮捕,一次又一次的被镇压。可是人有信念便会有力量,他们对家国的爱,远远战胜了压力与磨难。他们用青年澎湃的生机和炽热的灵魂,推开了中国思想上的一扇窗,为中国带来了生的阳光。
想到这里,我的心中狠狠一颤。也许是被他们的精神所震撼,看着眼前的破开黑云,势如利剑的日光,回味着心中那荡气回肠的那段历史,我感到有一股力量油然而生。往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仍会有疲惫受挫的时候,却不再胆怯与退缩,我将带着信仰的力量,继续前进。
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来说。我们现在拥有更好的条件,更安稳的生活,我们没有内忧外患,就更该努力学习。然而我们的努力是要有方向有目标的,我们不应该仅仅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更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并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希望成为一名作家,但我并不是想以此为自己谋利。当我在认识如鲁迅,闻一多这样的作家后,我意识到,我的梦想应该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在这个相对安定和平的时代,我希望我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发现阳光灿烂下的阴影;我希望我有一支力透纸背的笔,撕裂遮天蔽日的荆棘;我希望我有一篇发人深省的文字,唤醒所有沉沦的心灵。但我现在徒有一颗赤诚的心,这也是我的信仰之光,它们使我不停的向前追寻,努力着,为更加阳光明媚的中国,贡献一份力。
推开窗,阳光正好。这是青春飞扬的阳光,是唤醒灵魂的阳光,更是启迪我梦想,照亮我前路的阳光。
此刻,推开窗,阳光正好,我,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