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总有风起云涌时,但正因为这样的波涛才会让你看见风平浪静时无法感受到的力量。
——题记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正如毛主席在1958年的《送瘟神》中描述,一场疫情,每一个人的心头都笼上了一层阴霾。孤独、烦闷、悲伤,似乎成为了2020年春天的代名词。
既然无法“走出去”,那又何尝不是一个展开书卷“走进去”的好时光呢?
文字,让我享受文学之“静”
走进文学之书,享受不可多得的精神之“静”。当阳光安静的撒在《诗经》之上,当“窈窕淑女”浮现在眼前,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亘古的韵味呢?当“杨柳依依”在眼前徐徐展开,是否还会感到烦闷和孤独呢!
《诗经》的声音渐渐淡去。乐府的音乐渐渐传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的《白头吟》带我走进那个迤逦的文学世界,让我的灵魂不在辗转,让我的思绪不再杂乱。“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多么深情的话语,多么感人的故事!氤氲在书的天地中,唐诗、宋词、元曲。太多太多的诗文给人“静”能量。
文字,教我珍惜历史之“净”
走进历史之书,感受珍惜历史带来的“净”。巨鹿之战、夷陵之战、鄱阳湖之战……当我走进一段段历史,那些动荡和厮杀让我更加珍惜如今中华大地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平民流离失所,多少将士血染沙场。“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我仿佛看见那将士与妻儿永别,那持剑而去的悲壮场景,似乎就在眼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多少志士渴望着和平,当下的我们虽然身处疫情的阴影。但有那么多英雄,舍小家为大家,我们不是应该更加珍惜这个和平“净”世吗?
文字,引我探寻生命之“境”
文学之“静”、历史之“净”,追本溯源,得到的将会是生命之“境”,深邃的哲学思想引领我们在无数真理之中寻找生命之境。世界是什么?生命有什么意义?正义和智慧又是什么?一个又一个的哲学难题困扰着我们,却也启发着我们。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孔子到王阳明……哲学带领我们思考宇宙和生命的真谛。疫情当前,这正是我反思的好时机,正应走进那个玄妙的哲学世界。康德的墓碑中有这样一句铭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的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们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当我仰望星空,当我正视自己的心灵。我的精神世界会变得饱满,我会认清我们自己。
“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疫情终将过去。但是我希望,我能始终保有“风起云涌”时这份“静”意,珍惜这片“净”土,常驻这种“境”界。
走进书卷、陶冶心性、启发思维,风起云涌之时,感受文字的力量,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