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的含義是:事情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系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現在許多人做錯事,第一反應是將過錯歸咎於他人,而不會想想自己在何處做錯了。這條個人修養的道理,十分顯淺,只是知易行難。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如果能做好自省,不但能使自我的修養、德行能不斷的進步精進,亦能使我們的人生變得不俗。
“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意思是說,經常用明鏡照照自己,那麼污垢就不會存留在身上。人們每天都會照鏡子,照鏡子的作用是讓我們在見人之前先審視自己,以免貽笑大方並失禮他人。而自省就像心中一直揣著一面鏡子,當我們行為不當時,便可以通過這面鏡子來認識自己,對此加以改正,從而完善自我,普通的鏡子只能映出自己的美醜,而自省卻能使我們發現自己的短處,明過失。
人無完人,想要自己變得更好,每日定時自省是有必要的。俗語有雲:「預防勝於治療」。只有身體檢查可以確定自己的健康狀況,可以找出埋藏在身體裡許多年的疾病,可以及早發現某些潛在的疾病,更可以瞭解並糾正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逐漸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健康。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因此,定期身體檢查是十分重要的。而自省是為了使自己成為更完美的人。許多的性格弱點是深植於人的本性之中的,多年形成,與人的血肉交融成一個整體,通過一時半會兒的“猛火煮”不會徹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時間去“慢火燉”,才有可能慢慢化解,就像我們不可能一日兩日便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必須每日都自我反省,才能一點一點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只有自省才可以讓我們找出自己的缺點,不足之處。因此,自省對我們也是十分重要的。
做好自省,才能進步。以伯啟的故事為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有一次,諸侯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啟前去抵抗,結果伯啟被打敗了,部下們很不甘心,就一致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啟說:“不必再戰了。我的兵馬、地盤都不小,結果還吃了敗戰,可見這是因為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所以我得先檢討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從此,伯啟發憤圖強,每日天剛亮就起來工作,生活簡樸,愛惜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這樣過了一年,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來侵犯,反而心甘情願的降服歸順了。還有晚清名臣曾國藩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有一次,他和同鄉鄭小珊因為某事意見不一致吵起來了,還彼此指著對方的鼻子破口大罵。到後來,曾國藩在日記中把自己跟鄭小珊打架這件事記述了一遍,然後進行分析,雖然這件事兩個人都有錯,但是聖人教導說,改過要從自己做起,而且改過要從速,意識到了馬上就改,所以他撂下筆,馬上就去向鄭小珊賠罪。我們從曾國藩的日記中清楚地看到,青年到老年時期的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記中不斷反省自己的缺點,糾正自己的行為,這樣才令他成為了名留青史的偉人。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反省,來督責、規範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德行不斷提升,讓自己進步。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作為學生,我們要不斷奮發。很多時候,我們能一眼看出他人的短處,但對於自己的缺失,視而不見。而對此的正確態度,是自我反省力求改進,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督促。作為學生,如果成績不好,就要自我反省,是因為自己平時學習不夠努力,日後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而不應該埋怨老師。自省,是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最應該做好的一件事,自省能讓我們在能力上不斷自我完善,從而實現自我價值,所以從現在起,我們應該開始每日反省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