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陈泊文 翟霞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时间:2021-10-30 点击量:402 推荐量:0 评论数:
				

追寻与邂逅

追寻与邂逅 天边陡然泛起一丝黎明初光,我看见鲜红的旭日犹如一颗焕然新生的强健心脏,从暗夜的深渊里挣扎而出,与他们一同汇入一面鲜红的旗帜,绽放出绚烂光芒,投射在我的身上。他们是华夏儿女,他们称我——祖国。 ——题记 曾经的我满身疮痍,亘古的风,经过耳畔,我听到带来远方的声响,那声响声声入心,如黄钟大吕,把我从沉疴中唤醒——“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肩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们为救亡兴国之理想而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带着坚定的追求穿越五千载峥嵘岁月,走过七十年风雨兼程,终成今日复兴之貌。 逝者如斯。如今,我重获生机,全面复兴。多少次我曾在梦中回望他们理想初创时筚路蓝缕的艰难,多少夜我曾在梦中构建复兴发展的美好蓝图。于此缀满流光的日子里驻足回首,在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俊杰如星星火光次第升起,与我邂逅而又分离。他们的追求与信念却如星辉,汇成星河,在我的血脉里留下深深的印刻,照亮万古长夜,永不泯灭。 在复兴之路上,无论是何种意气少年,皆以丹心一片为我之强盛而奋楫笃行,为复兴之梦毅然决然将赤炎挥洒。进退两难,戊戌六君子从容赴死,飒飒英姿尽展;食不果腹,朱自清拒食“美援面粉”,铮铮铁骨方显;颠沛流离,陈寅恪不受日本救济,凛凛正气涌现……他们代表的是国之脊梁,民之意志。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呼号,振聋发聩,唤醒热血未央的民众,掀起整个社会的变革,助燃复兴之梦的燎原之焰。 如今,国之兴衰全系于我青春一辈的儿女们,其中豪杰尽出。青春的他们在这海晏河清之世,加纳万河谷的军士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之墙,凉山牺牲的烈火战士热风犹存。每个儿女与我的深情并不是宏大历史叙述里一成不变的单一语调,而是被岁月赋予的时代脉搏里披荆斩棘的民族情怀,更是无数与我邂逅又消失的儿女们,对民族复兴的热血追寻。 “我们无言的痛苦实在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华夏儿女无论遭遇何等困境,民族发展速度仍潮鸣电掣。从核武器到北斗卫星,中国人每一次都在最艰难的环境之中创造出最伟大的成就。他人耻之用算盘算,可华夏儿女拿着算盘算出了核武器,他人笑之起步晚,可是在层层技术封锁之下,炎黄子孙依然将北斗卫星送上宇宙。 再回望,犹记得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独自漂洋过海到异国去参加比赛,为的就是证明华夏民族还在,国家还在。而这一年,是一九三二年,距今日,也仅有不到百年时光。 巨龙腾飞之势已成,炎黄高歌,华夏迈富。如今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改革开放的旗帜传遍了大江南北,一亩三分地不再是百姓的奢望,往日的穷困贫寒早就已代换成衣食无忧,遍地稻花香正迈向禾下乘凉,脱贫攻坚战的战役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风过耳畔,我再次听到这样的声音,“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如今的青少年们,心怀强国之梦,未忘屈辱历史,亦从不懈怠己身。强国之任,在你们肩上。 少年们,星河灿烂,愿我与你邂逅之时,你如皓月,辉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