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邂逅
人们说,邂逅是没有相约的奇妙的相见。我与他的邂逅,发生在一个不那么正式的场合,周围是窃窃私语的同学,是关了灯的教室,是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播放《觉醒年代》里的一个小片段。
但不可否认,那个背对着社会乱象的甚至于有些孤傲的背影,太过于吸引我的注意力。我曾无数次在书上认识他,在文学评论里读到他,在父辈的话语中听说他,却好像从未如此靠近他。
他叫周树人,或者,他叫自己鲁迅。
一次邂逅打开了无尽的狂热的追寻。我几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位文学家,于是开始探寻他的故事,开始试读重读他的小说,开始试图走近他的人生。
鲁迅先生的人生高光时刻,无疑是 1919 年过后新文化运动的爆发,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连载。我曾经认为先生的作品是晦涩难懂的,直到“入坑’先生之后,才苦苦追寻着探索着细细读上一遍。
于是我对鲁迅先生的追寻,从《狂人日记》开始。
在重新翻开这一本小说之前,我对它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对它的了解似乎停留在这是一本新文化运动期间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而当我细细去品读,才终于明白其中那一份深深的忧愤与喷薄而出的爱国情怀。
先生在开头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何为“吃人”?我起初是懵懂的。于是怀抱着对先生、对《狂人日 记》的热忱,也使我开始怀着更高的热情审视这一段历史。那一段对于中国来说有些踉跄的历史中,面对古板顽固的封建礼教,最闪耀的必然是那一群所谓的“狂人”,是如先生一样的那一群勇于革命的文学志士,更是他们超前的觉悟和逆境中的使命感。他们的那一份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他们为了后世的安乐而披荆斩棘的追寻,也正是当时一片混乱的中国最后的希望。
总有人说,那一段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安乐生活,我们应当好好享受。诚然,我们应当对先驱们做出的付出心怀感恩。然而,对于当下不曾面临如此生死绝境的我们来说,应当常常回想并追寻那一份少年之志向、觉醒之信仰。看似和平美好的当下,人的劣根性却仍然深埋,面对他人苦难的冷漠与自私、面对未知动荡的不安与逃避、面对风雨逆境的恐惧与退缩等等,或许并不应该同样深埋在我们少年人的心里
我们读鲁迅,反反复复地读,只觉得晦涩难懂,与先生总有一层思想上的厚壁。而豫才先生的文章,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中少不了的东西,我们应当努力多读点、多读懂一点,而非“一眼而过,与我何与也”。我们应当交付出时间精力,不但学先生的文章形式,更追寻思想,追寻这一份精神内核,追寻这一种信仰和信仰的力量。
豫才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而我想,我们应如先生一样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在不断的追寻中,去抓住这一份信仰,去满怀希望地憧憬、展望,在奋斗的路途中一次次地邂逅那一份纯真正直的勇气,那一份浓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