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阳光正好
雨夜。
紧闭的窗户上是密集的雨点,雨滴把静谧撕破,它细小而张狂,它是这夜里唯一的喧嚣。房间里发热的台灯是这里唯一的光源,若干摊开的书是光源下仅有的物件。应情应景的书本里,辛弃疾发出“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的感叹,经过千年的风雨飘摇,山河变换,如今的少年似乎也能体会他“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复杂情感。窗户外,阴云笼罩着大地,最后一丝残存的月光也被雨点裹挟着逃离了这小小的房间。
思绪飞向残月,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她所承载和寄托的万千情感。总觉得自己在学习中体会过范仲淹“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深切愁绪,也领略了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悲慨伤感,认识到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亲念家,或许也曾了解了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无限怀乡忧国之情。在这学习和人生的苦海中,整日被困于这狭小书屋我们何时才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啊……
雨声渐小,台灯渐烫。摊开的和没有摊开的书铺满了桌子。推开的窗不时吹进几丝寒风,时间夹在其中,一分一秒地逃走。
清晨的第一缕风把阴霾吹散,张张书页左右摇摆。向窗外看去,露水在花间、在树上、在草丛里歌唱,这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凄凉之感也在经历了一整晚雨水的洗礼后荡然无存,所剩下的只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生机,一片片高楼直冲云霄,一层层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尽显繁荣与华贵。或许,那就是我们日夜守在书桌前的原因吧。蓝天像一块被熨平的绸缎,几丝若有若无的云,笨拙地贴在瓦蓝的背景里,也有几分抽象的韵味。幼鸟在空中盘旋,为摆脱巢穴的成功而庆贺着。不过,没有人知道它在多少个雨夜里拼命煽动了多少次翅膀。
目光从窎远的天空中收回,桌面的那一本本摊开和没有摊开的书,书页还是摇摆,目光却格外坚定。
推开的窗不时吹进几丝微风,时间夹在其中,一分一秒地逃走,当我下一次抬头时,发现——
不仅阳光正好,而且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