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啊,想成为一只鸟,“那我便化野鸟飞去,翅膀上也永远染了欢欣的光明”。
青春,一个被赋予了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有人说,它就像一包向日葵的种子,种下的是花,收获的是梦;也有人说,它就似大海汪洋,人人打捞起的物什,皆不重样。而我要说,在这二八年华里,我们拥有的不单单是年轻的躯体、无限的活力、美好的生活,我们还拥有了“勇气”,正是“勇气”,促使我们一次次地与“现实”碰撞。也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褪去青稚,磨练出成熟。我们的青春,或许充满了迷茫,与现实落差太大,又或许就是在充满了无知却有趣的幻想时而开始得到转变。
1916年,李大钊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青春》。他的青春,处在水深火热的革命战争之中,他有着希望人民摆脱清政府黑暗腐朽的独裁局势的深切渴望,有着希望祖国国富民强、希望中华再造复兴的伟大愿景。他向当代青年、向吾辈青年一次次呐喊着,希望我们从思想上觉醒,进而行动起来,摆脱枷锁,获得自由,希望我们“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而陈独秀曾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春是热烈的,现在的我们,实现青春的价值全然不用如当初那般,有着大义凛然的为国捐躯的决心,需处于视死如归的直面炮火的境地。如今实现它,你需要先行享受它带来的温暖,进而在一次次忘我的冲动中汲取教训,不断审视自己,给自己的思想剥脱一层层的锁链。
然在青春里只拥有热烈便足够吗?答案是不够的。置身于当下这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中,每个人都在从中汲取着“未来”。这不禁让我记起前些日子网上曾弹出的一句话,它言:“如今的孩子,青春都被一部手机所取代,那么手机对于孩子的价值在哪呢?”是啊,手机对于孩子的价值在哪呢?如今,我们的时间已经被手机分割了。看,那火热的短视频一个接着一个,仿若永远也划不到尽头,而那视频中,山川河流、奇珍异兽、奇人异事,应有尽有。试问一部手机就能足不出户看到世界的美,真的对孩子有益处吗?这正应对了网上流传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时代对于我们来说益处颇多,但是人一但沉迷于它的坏处,却是坠落深渊般的苦痛。因为我们不再去享受慢生活,事事速度得应,凡事都追求速度才是好的一面,以至于青春也将匆匆走了个过场。
诸君试想,如果我们持骄于这个时代信息的丰富,而不再去思考青春的未来,只需要查找未来青春的“方向”,随波逐流就好,那我们的青春也将会逐渐被大众化,青春,也将不复“青春”的模样。如果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的时间被碎片化了的时候,在我们的时间被手机占去了绝大部分的当头,再无所作为,那类似于“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然之道却是再也不容易出现了。如此,该当如何?
马尔库塞曾言:“当人类被剥夺了反思与沉痛的思考后,他们所剩无几。”人如果不会反思,那么这个人定会一错到底,因为坚持自我从来不是建立在冥顽不化之上。正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亦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青春所需的不仅仅是热烈,还需在此道路上不停的反思。
言及此处,忽然记起我的老师曾和我说的一句话:即使路上满是泥泞,累了休息一下,但也绝不要回头,淌过这泥泞就能看到鲜花铺满地。我想,这大概就是青春为什么大多艰苦又幸福,因为这是成长过程中的重塑,而成长是面镜子,而过程的艰辛是我们必要的经过,尽管它痛苦不堪,尽管它望不见尽头。
是的,正如您所见,青春它并不是一条直路,反而它弯弯曲曲,坎坎坷坷,泥泞不堪。在这条路上你可以莽撞,你可以迷惘,你尽可以踏上一条独属于你自己的不归路,但如若你是经过仔细思量、琢磨,进而不带任何后悔的踏上的这条旅程,那么这即是你的青春。青春有多长?处于青春之时,时光都是漫长的。譬如漫步在林荫大道边,本无心欣赏树下的野花,可就是在某一瞬间的那一眼,对这片林子上了心,从此放学总要经过这片林子,每当回想起这里来,内心总还怀着一种特殊情感。
青春啊——青春是鸟,它自由却不被定义,它美丽、沾染光明总让人向往,它是人们的心之所向,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美好。而美好的青春总是与自省分离不了的,自省的青春虽可能后悔,但回味一念,是甜美的。要知道,热烈的青春从来不会缺席,缺席的是懂得自省的青春。
“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该褪色”。青春本不该虚度,自省的青春本不该成为一道道束缚,但“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认真思考掂量过的青春,才不会让岁月蹉跎。青春啊——不要在大好青春里忧心青春而一去不返。要记得,一个人心有多大,那么他的青春就会有多长。陌生人,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