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罗圣希 张燕雯 澳门
时间:2021-11-12 点击量:414 推荐量:0 评论数:
				

先驱者才是永远的光亮

“啊,又失败了。”老人攥着手中的图纸喃道。这次又一个零件过热而导致整个火箭工程以失败告终。此时此刻,整个地球都被“天墙”包围着,没有一丝星光照进来。星球上遍地都是零散的火箭机件、螺丝、玻璃、金属碎片。整个地球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万里之地别无他人,只留着人类制造的机器人们以及星球上唯一的人类——一位老人。 这是我看到“光亮”一词时,第一个在我脑海里划过的科幻画面。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这么一个还是光鲜亮丽、生机勃勃的地球上,真的是所谓的“光芒照进任何一处死角”吗?读过国家历史的人知道,光芒并不会自己照进来,世界上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光芒万丈。 机器小孩正背着沉重的背包,靠着地上的火光以及头上的小灯一丝不苟地在遍地金属里搜索着什么,他捡起一块又丢掉一块,没有人帮他。他是老人捡回来的机器人,是老人把他从一堆生锈金属里救出来,为此他一心想为老人寻找适合火箭的零件。终于,爬过了数十个“金属山丘”,他背着沉重的零件来到了老人身边。可惜,没有一个是合适的。 回望我们的国家历史,我们国家这一路走过来可谓是跋山涉水般艰辛!我联想起57年前在新疆戈壁滩上的那群“无名人”,记起程开甲、邓稼先、钱学森等一众站在国家前线的军事科研人员,口中不觉地说起“老邱”、“邱小姐”这样的谐音词。我不禁想哀嚎!技术!技术啊!那个年代苏联和美国两头巨兽掌控着全世界,原本苏联在我国有着一大批技术专家,可后来呢?苏联全给撤走了,留下一堆破铜烂铁或是仅完成一半的工程,我们一众科研人员只能靠自己不断地探寻与挖掘!不仅如此,当年钱学森他们一众的科学家,受了多少帝国列强的苦才最终回到祖国! 风暴里,机器小孩背风前行,前方是雷雨交加的地带,但他丝毫没有犹豫之意,知难而上。他的头顶上飞过三颗闪耀着火光的“流星”,他追寻着光的脚步,最终在一堆火箭残骸里找到适合的零件——是心脏形状的零件。他加快脚步来到老人身边,把零件递给老人。老人颤抖地接过零件,随后老人把零件安装,整个流程行如流水,火箭最终研造了出来!老人笑着,一旁的机器小孩并不懂老人在干什么。随后老人来到机器小孩身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及所有的图纸交给了机器小孩,而他随后只身进入火箭。机器小孩站在不远的金属小山上,望着浓烟中而生的火箭,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快,即将撞上了天墙!那一刻,老人笑了。紧接着“嘣”的一声,火箭炸开,世界安静了,浓烟里一束星光逐渐洒满大地。机器小孩似乎懂了点什么,当他回头一看,是火箭一个接一个地撞上天墙…… 是的,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光芒万丈。忆起鲁迅先生曾说的“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深有一丝韵味。我们应深知,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来自于我们的前辈、我们无私奉献的先驱者之手!我们享受着当年他们并没有的光明,我们承载着他们所留给我们的宝贵知识!现今,我们即是后代的先驱者,让我们续先辈之意,寻光觅答,为众奔赴!最后,致敬人类挑战未知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