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者
高密市向阳中学 9.15班 孙瑜辰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放眼古今中外,人们不断追寻着信念的光芒,信念是历史的领航者,哪里有航海者,哪里就有信念的灯塔,无论何时何地,身在何处,生命因为我们不断对信念的渴求而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一直以来,我不断地思索着,是什么能够让我们无论在何地都能骄傲的抬起头、挺起胸,不惧前路漫漫大步行进?我寻找到了答案,是信念的光,照耀着中华大地,让我们拨开迷雾,向着彼岸无所畏惧的前进。
书上曾说:“只要信念坚定,梦想就一定会成功。”这并不能算空谈,无数的先例,让人即使不想信服也不能不去信服。我放眼望去,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在那里看见了1860年流着血、流着泪,眼含屈辱的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富饶美丽,1860年鸦片战争的枪炮声响起,吓得大清肝胆俱碎,腐朽无能的大清啊,在无眼的枪口下才幡然醒悟:自己是多么愚蠢,一方小小的天地,真的算不上什么。从数百年后我自己的眼中看,大清是行尸走肉,他们没有民族的魂魄,他们摒弃了一样制胜的关键,它叫信念。
无数国民奋起反抗,即使遭到镇压,遭到杀害,即使失守了城池,他们仍旧是英雄,他们没有摒弃信念,他们拼死想守住的,是大清的尊严,是国民的信念!可在一次又一次错误判断中,一次又一次天真的期盼中,中国,彻彻底底的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是的,该反抗了,该去改变现状了,经历了诸多波折,一个崭新的政党,如同新生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1921年,嘉兴南湖上,一只小小的船儿,载着一群为了国家兴亡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们,他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着。择一事,终一生。他们建立了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带领着共产党,带着前行的希望帮助还在流着血、烂着疮、化着脓的中国从中华大地上重新爬起来,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若不是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哪里还会有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正是凭借着向往革命胜利的信念,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不可战胜的神话——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刀尖起舞,在枪口面前徘徊,他们夺不走我们的生命啊!我们,有着坚不可摧的信念,连几近无可匹敌的敌人都害怕了呀!他们只能夺走脆弱的生命,却夺不走坚强的信念,他们无可奈何了啊!他们畏惧了!胆怯了!中华儿女们从他们的手里一次又一次的夺回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土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光复中华信念的火光照遍了整个中国,无数个共产党人搀扶着满身伤痕的中国,拼命追赶着前方的国家,一路跌跌撞撞,旧伤在悄悄痊愈,新伤教会我们坚定信念。
当中国摇摇晃晃地从几近成为废墟的大地上爬起时,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虎视眈眈,它们早已垂涎三尺,直到现在我依旧能听见那时远渡重洋,贪婪的、无耻地流口水的声音。它的恶爪来势汹汹地伸向朝鲜半岛,目标直指中国边界线。战火如同传播极快的疫病,迅速地烧到了中国的东北部,东北人民饱受战火之苦,这时,毛主席铿锵有力的声音穿透了困苦的局面:“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声令下,无数中华儿女,开赴战场,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抵达朝鲜半岛。战士们在战乱过后,百废待兴的时候,仍旧义无反顾奔赴前线,在美军的侦察机巡视下,物资无法抵达战线,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却要蛰伏在漫天冰雪中。反观美军,他们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精良的武器、温暖的衣装,毫不夸张的说,吃食可比珍馐!如此差别,这仗该如何打?
然而,中华儿女信念固若金汤,开赴战场的志愿军们浴血奋战,誓死与国家共存亡。美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巡视周边战线时,发现深埋雪中的志愿军,他们是被活活冻死在蛰伏点上的!他命人拂去战士们脸上的雪,他看见志愿军们坚定不移的眼神,甚至能看见他们眼中欲要喷薄而出的怒火,志愿军们相信,美军是可以战胜的!如此简单的信念却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连敌军上将麦克阿瑟都为之震撼,他脱下帽子,举起颤抖着的手,向冰雕一般的战士们敬了一个长长的军礼。后来,在他写给美国总统的信中说道:“面对如此信念坚定的对手,我们是不可能会胜利的。”
一语成谶,1953年7月27日,停战。
那时的中国并不强大,她是从废墟中站起的,我们靠着什么取胜?取胜的关键哪在于强大的武器和优厚的待遇,而是在于一个共同的、不断前进的信念,它足够强大,吓退了美军,更吓退了不怀好意的其他国家。
国人不屈的信念,是航线上最耀眼的灯塔,是茫茫大海中的领航者,光芒刺穿浓雾,在这条航路上乘风破浪。
现在,科技在进步,落后他国发展十几年的中国早已在无数热爱祖国的国民的期望中带着她曾经的骄傲,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理想的未来。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余光中先生的那句话: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指导教师 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