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光都需要我们用心、用生命去感受,去发现,去追寻。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年终有诗,自在远方。
我曾经会常常思考:光是什么?光应该是爱豆?应该是梦想?还是信仰?直到我看到这样一句话:“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年终有诗,自在远方。”我突然明白,光不应被定义。
光是冬日里的暖阳,让我的生活永远温柔阳光。
过去你扶我蹒跚学步,如今我陪你春日漫步,您的名字并不稀奇,但你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课间,我拿起自己的保温杯,小口的喝着水,脑海中想起了母亲早上为我倒的水,新买的保温杯被母亲倒满了温水,顺喉咙而下,滋润了心田。因为那杯温水中凝聚着母爱。成长的路上因为有你,我才自信满满;因为有你,我才能够战胜挫折;因为有你,我才能够认真学习。您是吹拂的春风,让我的心头永远春意荡漾,您是黑夜里的灯塔,让我的人生永远不偏离航向。
光是五角星散发的光,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祖国是我的信仰,更是我的光。古往今来,那么多英雄烈士,为了深爱着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宁死也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的历史书上那寥寥数笔,可能是他们一生的写照。人们都说有国才有家,纵观历史亡国。又能有几人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又反观现代中国的法律,以及一直以来奋斗着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应该感谢祖国,回报祖国,保护祖国。不让祖国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让祖国成为我们的光,靠近光,追寻光。
光是历代英雄人物汇聚的力量,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追往昔,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内物资缺乏、条件艰苦,科研开展举步维艰。而处于青年时代的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贫瘠的大西北,曾经的风餐露宿化作天空中一朵蘑菇云,震惊世界。有敦煌儿女之称的学者樊锦诗,在北京高校毕业后就决心回到敦煌,克服水土不服的身体反应。越过夫妻异地的困难,将自己的大好青春全部投入到敦煌文化研究之中,在她的带领下,无数青年一同用青春改写时局。观今朝,奋斗号,深潜入海;嫦娥五号成功获取月球之土壤,终于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美好愿望。这骄人的成绩,是无数有志青年从青春到白发倾心为之奋斗的结果,无数微弱的光汇聚成了一束明亮的光。
光是宁静致远,光是备战高考,熬过无数星辰,沉于书海,直到考完才唤醒自己的少年。光是身扛重任,自立谋生,自强不息的少年。光是卖豆浆阿姨嘴中夸耀的你。光是夹缝中反抗,挣脱了命运的束缚,无止息奋斗的你的写照。
我追寻的光是你,也是我。是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积极向上、渴望获得知识的态度,寻找光照的方向,循着光照的方向,你我方可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