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光的想象
我是超时空的旅行者,走在五十万年前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上。
远远的,一抹火光在洞穴中亮起。我缓缓走进洞穴,看见那篝火带起一缕一缕的黑烟,篝火上架着殷红的兽肉。这时,一束光从篝火中闪出,在我眼前停留片刻,跑出了洞穴,向远处激射。我回身,跟随着那束光,开始了新的旅程。
时间的齿轮不停转动,光向前跑去,掠过了稷下学宫。我在稷下学宫前驻足。凝视着宏伟大气的朱门,细嗅空气中的竹香,我走入学宫。看,文人学者拥在一起,交换着彼此的见闻、认知,思想在半空中碰撞;听,读书声、辩论声、竹简之间相互碰撞的声音交错相织,填满我身旁的空间。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
不多时,我走出稷下学宫,来到学宫西南八百多公里的地方,远远观望。在被激起的尘土中,一辆从楚国国都出发、奔向远方的马车显现出来。马车缓缓停下,屈原扶拭而下,回望国都——国都已淹没于漫漫尘土当中,不可目视。他又看向烟尘迷蒙的前路,千万的愁绪化为一生哀叹,悠悠吟唱出《离骚》,挥泪作别来路。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歌声与烟尘一起,荡在空中,久久不绝。那是浪漫的歌声首次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
我向屈原双手作揖,目送那马车渐行渐远。回头望去,那束光飞也似的跑去,我不做停留,追光而去。我走进这家唐末的烟花店,移步至桌案前,在旁人的指点下,捏起一小撮黑色的粉末,放到准备好的杆秤上稍加称量。我卷起一个纸筒,翻折底部,用浆糊封住底部,将粉末倒入纸筒中,在纸筒上方捻了一段引线,并封住纸筒,又将纸筒粘在一条小木棍上。做完这些后,我来到室外的院子里,将木棍插在松软的泥土中,用一炷香点燃了引线。“咻——砰!”嗯,是红色的烟花呢!我一笑,转身向前跑去,身后那盛开在夜幕上的红花渐渐消散化作璀璨的群星,嵌在漆黑的夜幕中,闪闪发光。那点点的星光,指引着科技进步的方向。
啊,追上了。我看着眼前的那束光,刚想伸手去触碰,一阵说书声让我一怔,我转过身,挤进人群中。只见那说书先生将醒木一拍,左手背在身后,右手轻捋胡须,环顾人群,沉吟半晌,低沉有力的声音响起:“话说那东汉末年,天下有三分之势,而在那乱世之中,英雄辈出……”在说书人的话语中,那战火纷飞、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逐渐浮现于脑海中。
那桃花满树、落英缤纷的桃园中,刘关张三人在此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在园中回响。蜀中卧龙岗,诸葛草堂中,诸葛亮手执羽扇,身着素衣,与玄德坐于榻上,畅谈天下局势。在赤壁一旁,长江两岸,曹操八十万大军汇集江北,孙刘五十万联军汇集江南。那一夜,一只船,一把火,一场风,便成三足鼎立之势。又看见那身长八尺,髯长三尺,手持青龙偃月刀,批一身绿袍的关云长,与胯下一匹赤兔马,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
“啪!”又是醒木拍案声,将我惊醒。“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人群中开始躁动,掌声一阵接着一阵,人人都赞不绝口。
说书先生端起茶碗,微抿一小口,缓缓放下,清一清嗓子,娓娓道来。我眼前一晃,来到景阳冈下。只见得武松提一条哨棒,摇摇晃晃向着冈上走去。此时天色迟暮,晚风刮得树林“沙沙”的响。不一会儿,清幽的月光洒下来,树林中,人影与树影交错。这时那草丛中,一道阴冷凶狠的目光死死盯着行走的人,口水挂在这吊睛白额大虫的嘴边。这大虫微微俯身,后肢弯曲,腰身躬起,一个虎扑便向武松袭来。武松心底一惊,连忙侧身闪开,转身便是一哨棒,正中大虫的眉心,只见那哨棒从当中折断,武松见大势不妙,闪身躲开大虫尾巴的横劈,一跳便骑在大虫身上,左手死死揪住大虫的头皮,狠狠按在地上,右手抡起拳头,夹带着罡风,一下又一下地砸在大虫的面门,直打的大虫七窍流血,一命呜呼。武松见此状况,长舒一口气,从大虫身上翻下,瘫坐在树旁,甩了甩发酸的右手,转身捡起哨棒,拽起大虫,下了冈。
“行了,今个天也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说书先生收完赏钱后,将我拽了回来。我在心里作别说书先生,转身离开,去追逐那道光。
那束光没有停下,它来到长城,沿长城而行,走过一个个关口。“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霍去病和范仲淹对祖国边疆的守护。它沿海南下,伶仃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对祖国的忠心。顺江而上,长江岸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在临终前对祖国的最后的牵挂。祖国宝岛,海峡彼岸。“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乡愁诗人”余光中对于祖国母亲的眷恋。
至此,那束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科技、信仰,跨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时光,照亮了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汇入了十四亿中国人体内,铸就了现在的伟大的中华民族!
那束光不会停下脚步,我也不会停下脚步,继续追逐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