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来爱上摄影,也爱上漫步在校园。
周一到周五的傍晚与早晨,我喜欢走在学校的那些小路上,边听耳机里的音乐边欣赏光影的舞蹈。我觉得那些景极为亲切,比作业温柔,比人单纯。
夕日的余晖是羞涩的,也是美丽的;朝阳的熹光是平静的,也是脱俗的。它们和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不一样,它们和聒噪的人们不一样,它们似乎能和每位在千篇一律的、纷杂繁乱的生活里待久了出来寻找安宁的追光者拥有共鸣。
独行的日子里,最爱的是那些景。曾经以为作业和书籍是全部美好,然而有些作业着实令人烦躁。而当我透过玻璃窗看天,亦或走在路上仰头观赏斑驳,我能找到静谧。
曾经渴望被接纳,但也许做不到。当我瞥见那浅或深的蓝与那富情感的光束跳着舞步,我才能无所顾忌地笑或哭,我才有机会认真去思考。它们接纳一切的灵魂,不管是缅怀过去的成年人,还是徘徊着犹豫着的少年。
周末,假期回家,我会拉开阳台或卧室的纱窗,用手机捕捉窗外稍纵即逝的光亮。我喜欢多云天那鹅黄色或明黄色的精灵急于钻出蓬松又厚实的云层的那股拼劲,我喜欢夜里天的神秘、变幻无常与月光的淡雅与清浅。
我家每扇窗外都有几棵树的,它们会说话。风雨天的不屈,晴日里的慈祥平和,渐渐地就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了。我时常想,若是满脑子都是全等、分式、阅读方法、单词和公式的,怎生能听懂那些景物的故事呢?
于是我便常一手撑着腮帮,胳膊肘儿搁在桌上。任思绪飘向远处的树,远方朦胧的蛋黄。美其名曰“思考人生”,俗称“发呆”。
手机图库里的1500多张照片里,1000余张都是风景照。多数还都是集中在小学最后二年里。我不禁愣怔,手指尖在屏幕上停留。
下滑再下滑,看见照片里几年前的我笑得开怀。2019年的微信朋友圈文案,很傻气但也很可爱。意外地想到一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有多久没想过溪流与大海,矮丘与高山了?
记得从前,我想做小溪,安静在层层喧嚣里,从不伪装,有自己的追求和方向;想做大海,包容一切,微笑以待……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拉上窗帘,关掉一切光源,把自己封闭在盒子里做着曾经自己鄙夷过的事——在作业本上用铅笔画着无法被理解的图画,打开手机乱点乱刷……
也许正因为意识到这样不好,我说服自己拉开窗帘打开心扉,因而养成了上文所述摄影和漫步和思考的习惯。
我知道也许学会安静是最好的选择,但不代表封闭。在这无所事事却又假装事很多的时日里,一束阳光或月光是奢侈品却也是必需品。
看着窗外摇曳的枝桠,与明耀着的光辉,我轻声在心底对自己说:你看窗外,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