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永远的光亮
黄睿婷
说到成长,青春的甜美与酸涩总是相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楼上”少年人享受放下的美好,憧憬未来的希望,却亦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彷徨与惆怅。在这个时期,少年追寻着那一束光,摸索着人生的方向,童心未泯,道阻且长。
那么,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仅仅只是人们回忆旧时光,缅怀青春,感叹芳华吗?绝非如此。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最容易陷入孤独与彷徨,只有确立自我,在彷徨中追寻那一束光,将自我本性付诸生活,方能走出迷惘,寻觅永远的光亮——这,就是成长的答案。
要而言之,成长的前提条件是自由,成长的过程就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改变的过程,成长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可以说,这正是“成长”之奥义。“完美的成长”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标准,只有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才能不断突破限制,追寻那一束光,取得成就。
成长关乎青春,又绵延至我们的一生。青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多数人此时具备充沛的精力与热情,摩拳擦掌地要做一番事业。如果一个人在雄心勃勃的青年时期没有梦能找到方向,将很可能会丧失斗志、屈从于世俗习见。青春期无疑是从懵懂孩童到有志少年的关键时期,但绝不是成长的唯一时期。在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始终沉浸在青年时期的幻影中,却从未投生到自己当下的生活中——青春易逝,但成长是永恒的过程,是与人相随一生的命题,真正有少年心性的人,是不停革新自我的人。所谓“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持续一生的成长过程,是永远的光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少年时期有志于学,到二三十岁确立世界观与价值观,找寻人生目标,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所成长、有所变化,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圣人”。可以说,只要以一颗不断进取之心追寻那一束光,纵然两鬓风霜,或是垂垂老矣,都能够经历成长。
成长必然伴随蜕变的疼痛,这种疼痛在之后的人生中还会重现,甚至愈发猛烈,但最终这些裂痕将会愈合,成为生命经验的一部分。如泰戈尔之言,“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难照亮你的路”假如生活吻你以痛,希望你仍能报之以歌,因为在挣脱困境的过程中,你找寻到成长这条永远的光亮,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飞跃。
成长是一段永远充满着爱与愁、彷徨与希望、取舍与坚守的“光亮”。生命不息,成长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