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光的想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大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它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能够感受太阳东升西落的灿烂与温暖,欣赏星空浩瀚无穷的璀璨与神秘,享受花开花谢的芬芳与美丽,聆听乐曲抑扬顿挫的美妙与迷人……但是,海伦一生却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默默地创造自己的神话,所以说她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在她幼时失去听觉和视觉后,可以说她就与这个美好的世界失去了联系,失去了沟通,也让她从可爱、乐观变成了古怪、无礼、粗鲁。直到有一天莎莉文老师走进她的生活,她才有了新的改变。这位可敬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打开了那双心灵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不久,海伦认识了第一个字—“水”,这激起了她对知识、对世界有了强烈的渴求。海伦开始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她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着大千世界丰富的知识。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学会了德语、拉丁文、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了伟人丰富的思想精髓。
海伦写道“忘我就是快乐”。她骑马、游泳、划船,甚至独自一人“观赏”月下荷塘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甚至去“欣赏”歌剧……她并没有因自身残疾而感到悲痛、愤怒,而是比我们活得更充实,活得更快乐,让人难以相信遭此厄运的人抱有这样积极乐观之心。
在书中,饱经坎坷的海伦有着一个小小的愿望—拥有三天光明。她写到,“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去看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第二天,我要从黎明起身,去看大自然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去看壮丽的景色。第三天,我将在日常中度过,去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感动、善良与忧伤。”要知道这个愿望在正常人的心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完全不值得一提的,但是,光明对于一个失明的人来说,是多么令人奢望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作为“明眼人”的我们真是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
读完这本书,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试图尝试一下失明的滋味。那一刻,我如同在黑巷中摸索着前进,一切处于惶恐的未知且全然不能把握,脚步仿佛一直在走向自己不想去的地方,人也好像随时都要面临跌倒等不可预测的结果。于是,那原本有点游戏的新奇感受瞬间就变成了恐惧袭上心头,这种对一切事物都未知茫然恐惧的状态,简直就是无助与绝望的最真切体验。终于,我忍不住地睁开眼睛,在长呼一口气间发现自以为漫长的黑暗进程原来才几步之遥,在阳光的沐浴中感慨上天的恩惠—对于我来说,快乐原来只是睁开眼睛那么简单。这时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海伦的苦难与快乐。
海伦的一生,用行动证明了人定胜天的勇气,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时光,学会了勇敢、坚强、乐观地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珍惜当下,分秒必争,勿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美好的时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图强,微笑面对厄运,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活出自己的精彩,彰显我们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