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指向2021年11月,疫情反反复复,似乎我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状态,戴口罩出门,扫健康码,测体温。但是我们不能远足,不能与亲朋好友聚会,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无比期待疫情早日出现拐点。
疫情猖獗让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换了模样。似乎一切都停止了运转,什么都慢下来慢下来了,在蓝色口罩后眨巴恐慌的眼神。“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年逾七旬的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赶赴开汉,参与新冠肺炎救治。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72岁的张院士又选择来到湖北武汉战疫的最前线。看舌象、摸脉象……他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此外,床位设置、床位间距、空气循环、患者吃饭情况……这些细节,他都要亲自考察过问。他难道不累吗,他难道不可以放手不管吗?不是的,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与死神争夺患者的生命。他是在以凡人之躯肩比神灵。
在武汉超负荷的工作下,张伯礼胆囊炎发作,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他自我调侃道,“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
有人问他:“您年事已高,是不是可以不必到前线来?”他说:“不!如果不严重,国家不会点我的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来,而且还要战斗好!”这一点就不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学习的么。
在武汉的80多天里,他率先提出对4类人群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启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法等,这些建议后来成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他主持建立的江夏方舱医院,是中医整建制接管的方舱医院,创造了轻症病人零转重、痊愈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三个零”纪录。难道他不伟大吗?这凝聚了中医团队智慧筛选出的“三药三方”,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被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供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用。
疫情期间,张伯礼还参加了几十场海外连线。“分享中国经验,我们从不保守。”他希望中医药能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难道他不伟大吗?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这是张伯礼用实践总结出的抗疫经验。
为什么在方舱医院总有人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张院士对中医和人民爱得深沉。为什么总有人在民族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因为在历史长河中,有属于张院士的“星光”永远璀璨。
我们在无数平凡英雄的庇护下,才拥有一方安静的书桌,安全的学习环境。因为他们,是中国的力量,他们,是中国的希望!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不能触及你,却依然照耀你。无论身处怎样的黑夜,总有人努力,举起闪耀的火光为你指路。年青一代的我们,也要接过火炬,艰苦奋斗、努力追求,不负韶华。
止于至善,其出自《礼记·大学》。它是最崇高的善,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张伯礼院士就像一颗闪闪的星星,照耀着,影响着每个心怀善意种子的人,让世界闪闪发光;病毒的突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