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让世界闪闪发光
生命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题记
起初我刚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很是不解,诗意,究竟是什么?
暂时找不到答案的我,跟老妈打了个招呼去图书馆,我想,那儿书多,总能找到答案吧。
我一推开门,各类的书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过了一会儿,我选了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准备找个角落坐下来。但我惊奇地发现,有一位打工者抱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好奇地走近了他:他坐在冰冷的台阶上,衣服虽破旧却也干净,头发梳得整齐利落,这是一个怎样的打工者呢?
我和他打了招呼,便坐下与他交谈,顾不上他人看我的眼光,只是认真地听着,“我从小很聪明,上学总是拿第一名,可家里条件差,我就辍学打工了。搬过砖,捡过垃圾,可不读书,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所以每周六我都会穿上最好、最干净的衣服来读书,不能脏了诗在我心中的净土。”在这位普通的打工者心里,诗歌是他生活中能点亮世界的诗意。
诗意,仅仅是诗歌吗?
合上书后,我缓缓走出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朵从石阶夹缝中生长出来的花,生的坚韧,不失恬美。这时,一位小贩挑着担子走过,本以为这花会消失于此,可他深深地看了它一眼,又从花的右边慢慢绕过。叫卖声逐渐变弱,他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小贩为了生存整日奔波,但他为了一朵同样生长不易的花,放慢脚步,何尝不是一种诗意?忽然想起荷尔德林的“生命充满劳绩,仍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回家后把这一切告诉了老妈,又问她“什么是诗意?”她想了一会儿,脱口而出:“你看到的这一切,不都是诗意吗?”是啊!人生难免遇到坎坷,但能像东坡先生那样,虽被一贬再贬,但仍能在苦闷中赏月,自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又何尝不是一种诗意?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同样以乐观面对一切,这不又是一种诗意?
我想,我已经亲身体会了生活中的诗意。诗意,是打工者每周六来图书馆的动力;是生活不易的小贩为一朵同样艰难生存的花小心绕过;也是我拥有一双能发现这一切的眼睛。
原来诗意就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片净土,不仅让自己的生活闪闪发光,还让世界也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