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的难以让人接受,日夜奔波在两点一线的路上,日夜活在头破血流的竞争里。我们总是抱怨着身边的人变得疯狂,但有没有过一次,抱怨时停下手上的工作推开窗户晒晒太阳?
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我们也会加入其中。拼搏没错,但不要把自己关在黑暗里。也许房间的窗依旧大开,可心灵的窗户早就将所有美好拒之门外。所以我们抱怨,我们痛苦,我们不堪。
但世间的美好始终活在你周围,它们鲜活,生动,却不易被人发现。
我们只看见父母不停张合的嘴唇,却听不见他们的关心;我们只看见面前堆积成山的作业,却听不见门外伙伴的嬉笑;我们只看见前路的书山题海,却听不见窗外的鸡鸣犬吠……
也许是因为在黑暗中待了太久,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待久了突然晒到了阳光,就好像从没唱过甜头的人突然吃糖,总是觉得那甜蜜却不习惯的味道,就是苦。
川流不息的晨昏把阳光送来又接走,却始终照不进人们心里。几乎格式化的躯体像一座飘荡的空城,一味地拾人牙慧,一味地放弃自己,抛弃生活。城中的人生活在自己吐出的黑色烟雾中,好像永远看不见太阳。
但太阳就在窗外。
就好像苦难依旧存在,但鲜花也同时盛开。太阳它就在窗外。
看那紧闭的窗户,快推开,快推开,不要让还未升起的太阳落下,不要让它在东边降落,不要让遗憾和孤独长满山坡。
“窗外?窗外有什么?太阳有什么好看的?”
这也许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推开窗户的原因。但这是得过且过的借口,太阳下,分明万物都明朗可爱。
窗外的樱花在阳光照耀下明艳,它们是春季限定的美好,再不推开窗又要再等一年;窗外的金蝉在阳光照耀下歌唱,它们是夏天独特的精灵,再不推开窗又要再等一年;窗外的枫叶在阳光照耀下渲染,它们是秋日才有的图画,再不推开窗又要再等一年;窗外的白雪在阳光照耀下融化,它们是寒冬少有的温情,再不推开窗又要再等一年。
还有每日都有的朝霞,每天都能见到的夕阳。
推开窗户,停下手上的事。这并不是逃避。它就好像稍息的动作,是一点对于立正来说放松的把戏。比起脚步不放缓的度秒如年,也不失为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
也许如此拼搏是为了过好余生,但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过好这第一天,不仅要奋笔疾书,不仅要累积,还要有真正来自心灵的思考与和解。
窗外的叶子还郁郁葱葱,这时候最适合写下一组又一组的俳句;窗外的大雁在天空排序,这时候最适合观察队形到底是人字还是一字;窗外的太阳红的格外动人,这时候最适合打开窗户晒晒久违的太阳。
推开窗,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