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于向洋 丁春花 上海
时间:2021-11-14 点击量:726 推荐量:0 评论数:
				

影子的联想

燃一盏青灯,斑驳的历史投映墙上。细腻的纹理分割了昼夜,浑浊了明暗,似一幅水墨巨卷,波澜壮阔中光影交错,将岁月磨灭;火光摇曳,虚实变换间柔化了历史的边缘,暧昧的朦胧肆意生长。影,在蔓延。 灯火恍惚间,我寻觅光影的真谛,彷徨于历史的角落。几道身影出现在眼前,为首者正是古希腊哲人柏拉图。他领我走进幽暗的洞穴,洞穴中影子手舞足蹈,为被缚者上演着一出出“皮影戏”。柏拉图以影作喻,阐述了独特的世界观。被缚者目之所见都以影为载体,粗糙的演绎构成了他们的认知,光成为一切的理型,而影子只是它的拓补。在柏拉图看来我们的世界也如影般简陋,而对着仿制品深信不疑的我们同样愚昧,他将追求永恒的理型、追求太阳、追求光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从洞穴爬出,柏拉图的模型仍在眼前浮现,光与影只是简单的认知关系吗?光也是特权吗?陷入沉思的我决定继续向新时代迈进。 第二道身影带我来到了近代的欧洲,康德通过抽象的描述向我阐述他眼中的世界,试图制止经验与理性无谓的争论。 康德发展了柏拉图的观点。世界不再是仿制品,它本身成为“理型”——物自体。如同相机记录光影时,总与现实有或多或少的偏差:颜色的失真、像素的噪点将胶片与现实相割裂。康德对理性、对光进行批判,同时把影作为认知的扭曲。不可知论让现实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难道我们真的无法认识到任何真理吗?康德的世界未免太过苍白。和康德不辞而别,我踌躇着、迷茫着,但我的脚步从不停歇。 继续向现代逼近,却迎头撞上另一道身影,是尼采。他听闻我在为光影而烦恼 ,热切的拉我一起共谈,为我讲述他的新论——超人哲学与悲观主义。 尼采告诉我:“思想使我们的影子总是更黑暗、更空虚也更单调”。他的世界中理性之光普照大地,万事万物在它热情的光芒下黯然失色,纷纷投下黝黑的影子,但尼采顶着阳光,伫立着。他想自己成为太阳,成为一切光和热的源头。衔尾蛇般无穷无尽的圆环组成了尼采的世界,客观事物成为幻觉,封存于精神里四处撞壁。而只有超越自己,才是获取真理,破除循环的唯一途径。他并不想当主宰万物的上帝,他只想当“超人”。因为——“上帝已死”。 尼采已将他与整个世界拖入唯心的深渊。精神反客为主,成为第一性,影被彻底驱逐与虚无。惊骇于尼采眼中的狂热,我在他眉飞色舞间仓惶逃走。 我继续向前奔跑,追逐光与影,追逐真理。已经跑过了太多的时代,但始终没有收获到满意的答案。唯心的时代过去了,它过时了,再也不能诱惑新的信徒。世间的光芒也许是美丽的、相对的,但从不是永恒的,机械的。唯心、唯意志论的谎言在科学现实逐渐瓦解。 眼看着光影的真谛一次次从我身边溜走,我已倍感疲累,但我不曾放弃,寻觅的旅程仍在继续。 新时代是科学革命的时代,哲人们纷纷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抬头仰望,只见漆黑的影幕上俨然织起一道银河,人类的群星点亮了荒芜的夜。影非但没有消逝,而是更加深邃,神秘;这是坛酝酿了千年的美酒,每一滴甘露都耀动着美丽的文明之光,它的芳香同样引诱更凝华的沉淀。 从先前时代的局限性中脱身而出。一道道更伟岸的身影出现:我向黑格尔学习,我向马克思学习,我向齐泽克的学习,我向科学巨匠们学习。吸收、理解、辩证、批判…… 新时代的思想将光影解构,我追寻的意义唾手可得。 先贤们总说:“有光必有影”,二者总成对出现,作为相背的意象代表了善恶、道德,代表了一体两面。光似乎总要消灭影,却一次次亲手塑造了影,成为了二元,不可分离。 光影一直仅被唯心哲人作为简单的对立或延续。直至我听闻了培根的见解:“无杆即无影”。影就现实来说,是光缺失的反馈,一束光只有经过一个媒介的遮蔽,才能产生影。更进一步说,媒介不仅作为影的原型,更证明了光影不再是一体两面。有光,不一定有影,而有影,则必然有光。 拟把光定义为历史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艺术的创造,又或是更形而上的真理。那这影便是独属于人类的珍宝。它由无穷偶然性组成,却又无时无刻向必然性逼近,向光追逐;光愈强,这影愈发深沉,凝结的历史更具人性的魅力,真正成为人类的影,而不是空洞的,独立于人类存在的世界片段。 成为人类之影后又如何呢?看似它已被光禁锢,影随人行,人动影动,影是自由的吗?当然!影并不是简陋的螺旋上升,不是可笑的单向度流程,更不是尼采的永恒轮回。影是复杂的,是偶然与必然相互不断转变又不断冲突的辩证过程;它不羁于任何人造的结构框架,自然不屑与唯心论那往复的、演义性的粗制滥造相提并论。 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浪头一次次拍岸,抹去被遗忘的,却铭记了人类本身。历史的魅影既然是人类的投射,便同样拥有主观能动性。它可能回溯,可能走弯路,但它永不停滞,它是鲜活的。人类主体只是放大了历史的演义性。历史本身便是自为的概念,任何意志曲解不了它,主宰不了它,因为它自发的构建了自己的发展趋势。不止是光呈现了影,更应是影塑造了光。 维斯根斯坦曾说过:“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光的意义存在是否也存在于影中呢?没错,真理之光就在影中酝酿。光是本质,影是现象,我们易识得现象而忽视本质,每次的观察都只获取到部分本质,如果妄想不观察那认识到真理,那又跌进失验的泥坑;而彻底否定认识,否认我们追寻光的道路,否认光的相对性,固步自封于精神世界,则必定窒息在自我之中,不可避免的走向毁灭。 我们总在追逐光,却永远不能成为太阳,不能超越影。影是必要的辩证过程。失去影,我们同样也失去了自我,放弃了人类引以为傲的进步阶梯。光不是简单的影的衍生,影也不是光的附庸。历史决定论,先验论、唯心论都早已深陷僵死、主观的自我中却无法自知,今人庆幸的是它们已被遗忘、或逐渐在遗忘中枯萎。 影联结了理想与现实,连接了物质与精神;影不再是苍白无力的呻吟,而是实在的精神火种,一旦点燃就能灿放万丈光芒;而今,文明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追逐吧,追逐进步吧,历史从未终结。 光的真谛在影中升华。历史层层嵌套,过去投映于我们,而未来同样等待我们的追逐,追逐未来就是追逐历史,追逐历史就是追逐影,我们不仅是追光者,也是逐影者。时间的冲刷愈将影蚀刻得莹润深沉,意志的磨砺愈将影子雕琢得细致柔和;我们也愈能从影中寻光,迎光而行。 属于影的联想结束了,而新的一天,必然沐浴在温暖的霞光中。因为逐影,同样是追光。 灯火摇曳,影子回归朦胧;青灯燃尽,留下一片静谧。抬头仰望无际的彼空,颗颗晨星闪烁;远方初亮,揭开拂晓的黑色绸缎。星光不舍得离开影的帷幕,恋恋不舍的悠悠落下,忧郁的蓝带着新一天的希望渲染着天穹,而朦胧的影儿盖上朵朵流淌的珠光,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