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邂逅
度一段过往,看一眼流年,等一段佳时。人间四月,江南小镇,牡丹丛中。闻一阵饼看,念一声鹤鸣,品一脉乡情。那个下午,暖风裹挟着花香,轻轻融进我的心里,我邂逅了乡情。
南下后,听着身边陌生的语言,我十分孤独。家乡的味道越来越淡,我也一直在寻找乡情。
暖春四月,牡丹盛开,为了找到一丝家乡的感觉,我来到了牡丹园赏花。满园的牡丹挤挤挨挨的,笑着、嚷着,散发着“花开时节动京城”的魅力。白的静谧,粉的娇柔,而那艳艳的红,却最叫我欢喜地离不开眼。红得妖艳,红得惊人,像一团团的火,燎起了我的心弦。有的花瓣上还沾了些露水,更显丰韵。我跑去寻一瓣最红的花,轻轻放入茶水中。看着花瓣的浮浮沉沉,饮下一口热乎的茶,花香裹围着茶的清香,我找到了家乡的味道。
拐进牡丹园的小巷,一阵扑鼻的香奔涌而来。“是蛋饼!”我惊喜地喊。在家乡,蛋饼是人人所爱。蛋饼也成了我们与家乡联系的桥梁。我飞奔过去,向老奶奶买了一个饼。奶奶的一双手是多么巧啊!一勺洁白的面糊落下,竹板匀开,翻面,一张金黄的饼在她手里翻飞,旋转,真像一只黄蝴蝶在舞蹁跹。撒上翠绿的葱花,裹上红嫩的火腿,一套流程是那么流利,动作是那么娴熟。我看得出神,不一会儿,奶奶把一张金灿灿的散发着焦香的饼塞入我的手中。阳光下,饼炉前,听着乡人们拉家常的温润的乡音,吃着熟悉又松软的蛋饼,我感受了家乡的温暖。
与此同时,人群中响起一个声音:“好想回去看丹顶鹤啊!”嚼着蛋饼的人们都停了下来,看向说话的人。沉默良久,终于有人开口:“什么时候再回去,一定要去看下丹顶鹤。”人们纷纷表示赞同。是啊,作为黄海之滨的故乡,丹顶鹤是它的魂,我们生来就伴随着鹤鸣长大,树木凋落又重生,鹤南飞又北归,我们陪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丹顶鹤是我们的根。“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在一片片的黄海滩涂上,一只只雪白的鹤在空中翱翔。它们引吭高歌,要震天雄邦;它们昂起高贵的头颅,展现强者的光茫!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神的使者,把幸福与吉祥送给这片土地,送向四面八方。它们是自由的,神秘的,它们欢颂生命的繁荣,而不去想衰落的悲!我们对鹤是崇敬的,有着依恋的喜欢。无论是在外漂泊的游子,还是留守本土的乡人,总会记得那展翅的潇洒,念一声悠远的鹤鸣。因为这终究还是惦着那一抹乡情。
在异乡,任何感动都抵不过一句熟悉的“吃呐”,因为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人,叫老乡。那个下午,咬着蛋饼,念着鹤鸣,在悠悠牡丹香中,我邂逅了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