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前而无始,后而无终。”这就是我认为对宇宙最贴切的解释。而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正如《尚书·盘庚上》中说:“若火燎之于原,不可向迩。”的一样,因为我们人类像熹微晨光般的努力,让整个世界乃至人类文明都有了不一样的昌光。
亘古以来,世界出现了许多如钻石般璀璨的科学之星。有发现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的艾萨克·牛顿;有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创始人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有总结出欧姆定律的乔治·西蒙·欧姆······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有一批又一批冉冉升起的新星: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发现“疟疾克星”——青蒿素的屠呦呦······他们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将科学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正是这样,他们才会卓尔不群,他们也被众人赞颂,从此流芳百世。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是他们同住一条地球村;虽然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打破时空限制,让他们的思想在人类的金字塔上共同交汇融合;虽然他们在不同领域,但他们都只为科学二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知识硕果就像北斗七星一般贯串成一道繁星如沸的蜿蜒长桥,通往浩瀚无际的穹窿之中。
而我认为,最值得被每个中国人记住的便是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从神话“嫦娥奔月”一说,唐朝诗人徐夤“对景瞻瑶兔,升天驾彩虬。”的美好幻想,到明代的“万户升天”······虽然万户升天失败,但是仍没有阻止我们中华炎黄子孙对月球乃至宇宙的美好向往。新中国成立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并实现了首次在太空行走;2021年10月16日发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这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大国到一个繁荣富强的科技大国,我们只看见宇航员的凯旋这一小部分,但是每一次航天科技的发展确是无数位科学家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的奋斗成果。之前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网络上出现了一张传阅度比较高的照片: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姬涛女士,她年轻的面庞总与她的华发格格不入。她为了航空事业付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她工作的航天人说:“女副总师的头发变白了,但航天测控的胜算变大了。”他们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乘着时代的巨轮,努力的向无穷的另一端推进,同时也是带领着人类文明向前推进。
人类的文明因为有了这些科学工作者们而更加精彩。从石器时代到现代文明,纵观古今,屡变星霜,科学的发展不光是只有少数的他们推动,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芸芸众生。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天才,但我们可以为成为科学研究的有用之才付出那99%甚至更多的汗水,科学文明的进步,你我都责无旁贷。
科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它可以大致分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前的人总是狭隘地认为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人文科学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在这么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有了人文科学进行思想上的教化、熏陶和渲染可以更好地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让人文科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推动人类思想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就如《海底两万里》此书成书于1870年,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尚未为普通人了解,更不要说应用,作者以超人的想象力,做了无数的科学预言,并都成为现实。潜水艇,燃料,还有水下枪是用玻璃珠做子弹,电流为动力,潜水服等等,这便是科学互相促进发展最生动的例子。
科学只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它并不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但科学并不是都会带来好处,只有格物致知、实事求是、不违背伦理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否则那便是信仰披上“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它只会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大家都知道克隆技术,那么为什么现在却很少听到呢?因为它有以下几个致命的弊端:首先,克隆出来的人或动物,从本质上说是一模一样的个体,所以基因缺陷是相同的,容易被针对;其次,克隆将人类进化离开自然界的选择,违背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则;最后,克隆技术可以改变人类的基因,这一点是伦理上不能接受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都是造福人类的,有一些科学技术如果被“有心之人”利用,那么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灭顶之灾。
所以,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应该受到重视。青少年应该选择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科学学科加以钻研攻读。那么,这就会牵扯到一个问题:是选人文科学好还是社会科学好?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讲:选择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总比选择与人文科学有关的学科有前途。当然,这种想法与现实是大相径庭的。鄧小平在上个世纪说过一句话:“无论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所以,如果一个人愿意努力,总会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又何来说谁比谁有前途呢?未来生涯的规划应多考虑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单一的考虑前途。我并不否认前途很重要,但是试想你的生涯规划里面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你看不见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未来,各位又可以坚持多久,又可以做出一番什么成绩出来推动科学发展呢?史铁生说过:“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走你的夜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句话诚不欺人,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与世偃仰,只会沦为平庸、随波逐流的人。
我立志成为一个法学生,希望攻读知识产权保护。我虽然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是,我依然希望能凭借自己那一份热爱和坚持,为科学知识做最后的“保护墙”。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出什么成绩,能做出什么贡献来,但我只知道一件事:法学是我热爱的一门科学,我要用我热爱的东西去守护别人热爱的东西,只要做到了,这就是我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
虽然我们平凡,但我们不平庸,科学进步少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但使命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人类对科学的探索,任重道远,终有一天无远弗届、阳和启蛰、萤燎会照耀整个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