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潘志誠 鄧旻 澳门
时间:2021-11-15 点击量:270 推荐量:0 评论数:
				

生生不“熄”

黑夜中出現的第一絲火光,大約是在百萬年前隨著雷聲出現的。一道雷劈中了一棵樹,火焰隨之而出。那時,人們將火種保留下來,用於保護自己。 不知過了多久,火星又一次出現,這次,人們用火去製作食物。當火遇上了土,“灶”就誕生了。人們把食物放於灶上,美味又衛生的熟食從此被人類所發現了。 百萬年的演變,人類早已不再需要等待雷電劈下,也不再需要用石塊摩擦。然而,滄海桑田,即使天地已經物是人非,火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却從未改變。 每當東方微微露出魚肚白之時,或是鄉下人家,或是城中之人。灶臺上,火燭升起,每當灶火燃起,炊烟升起之時,一個家的烟火氣也悄然而至。烟火中升起的是家人對彼此身體健康的期盼,是父母對殷殷學子能成龍成鳳的願望,是女子對所愛之人默默付出的祝福。 泱泱中華五千年,中華文化不僅僅體現在詩文書曲畫上,更是體現在其內涵。那時各種道德傳承,文化思想間的交流碰撞,正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令百花齊放。相互的思想對抗就如同石塊間的碰撞,發出的火星便是中華文化的來源。 我喜歡觀察火焰的燃燒。可能是在化學實驗室中的酒精燈上,也許是在生日聚會的蠟燭之上。無論何處,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當我們觀察它時,我們會感覺火焰是那麽的晶瑩而脆弱,然而你若是因此而嘗試去觸碰它,你就會得到一個“熱烈”的回答。當你嘗試去吹滅它時,它若沒滅,則會隨風而去,扶搖而上。回望,我們的中華民族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如尼采的著作《偶像的黃昏》中“那些殺不死我的東西,只會讓我更加强大。”面對列强的侵略,我們從來不會坐以待斃,而是舉起戰旗,吹響衝鋒號,殺他個片甲不留。在疫情之下,我們衆志成城,團結一致。這就是炎黃子孫的魄力。 火,可以帶來溫暖。就如同篝火一般令人不懼寒冬。火,可以帶來希望。就如同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火,可以帶來光明。就如同小小一根蠟燭的光焰也能照亮時間的黑暗。每隔四年,世界就有一項世界性的綜合性體育運動會“奧運會”。每當奧運會正式開始前一百天,主辦的地區就開始了一項活動名爲“火炬傳遞”。火種從希臘的奧林匹克山上運送到舉辦地,人們將火炬圍繞著城市以跑步的方法一棒接著一棒,最終到達聖火壇。爲什麽要如此費勁心思去傳遞一把火?這是毫無意義的嗎?其實不是的。奧運火炬儀式的火炬最初起源於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爲了人類盜取火種的故事。這個故事人們都聽過,但是却很少人發現普羅米修斯爲了人類盜取火種的意義。是爲了人類的生存。有了火,就有了希望。奧運會的聖火象徵著光明,團結,和平,正義,友誼。奧運火炬的接力,是爲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更是爲了世界的和平。那聖火壇中熊熊燃燒的火焰,正是世界對於和平的熱烈呼喚。 火焰,還在燃燒,愈發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