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题记
“坎坷泯灭不了坚定的信念”,每当跌倒的时候,总是母亲严厉的目光提醒我:倒在哪就从哪爬起来!暮鼓晨钟,白云过隙,眨眼间我便来到了初中。抬头仰望苍穹,强烈的光芒,刺得我睁不开眼,恍恍惚惚,在遥远的东方开出鲜妍的花朵,带着丝闷热与焦灼的气息扑面而来。
曾几何时,昏沉沉地捧着书包,漫步在回家的路上。路旁的野花纵横交错地生长着,扭动着腰肢,却也挤不进我的眼,默默期望着行人投以欣赏的目光。碧海蓝天,把一切新鲜事物赋予的生命活力充斥在其中。让那种可能爆发的戾气消散的一干二净。
耳畔,突的一声鸟鸣,连绵不绝,如同藕断丝连般缠绵,让人欲罢不能。鸟儿们高亢着嘹亮的山歌,让人听后沉醉其中,本是释放生活压力之歌,如此看来,其中精髓妙不可言,抬头仰望着广袤无垠的天际,清脆悦耳,让我不禁心灵震动,在现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否还有忙碌的人停下脚步来倾听生命的乐章呢?鸟叫声此起彼伏,仿佛鸟儿也是通达灵性的大自然儿女。眷恋着音乐带给他们生活的享受。
我不由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像是要把所有激动人心的故事找寻,迎来一颗宁静平稳的心。多么美妙的声音啊!我的心田也渐渐泛起了涟漪。不时的,从远处又飞奔来一群队员,积极的响应着。他们有些伴奏着,有些附和着,余下的一起投入这场盛大的音乐宴会。甚是浩大,不可抵挡,让人折服,这场集体的多重力量。蜜蜂停下手头的工作,也朝这边徐徐飞来,世间万物都书写生命的音符。
凝望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我缓缓低在了头,陷入了深思……
初期学画时梵高也曾处于困窘之地,一味地模范印象派的绘画技巧使得他慢慢迷失自己。他感到巴黎越来越寒冷,体内爆发的热情让他毫不犹豫地追寻着灵魂的方向。
该要走向何方?法国北部和巴黎四周早被印象派榨干了梵高所有的艺术灵感。回到祖国荷兰?那里是被凡高唾弃的传统绘画的一潭死水。
梵高顺着自己心灵的指引,来到了法国南部这块迷人的艺术圣地。那里有集聚光和热的明黄色的太阳,有随风舞动身姿的明黄色的麦浪。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绘画的方向,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梵高用鲜亮明快的黄色基调,画桃花、梅花、杏花以及花园苗圃;画吊桥、海滨、草原以及田园风光;画酒吧、情侣、夜景以及广场上的黄房子……他找到了自己,画风也自成一格。即便不堪疾病的折磨,他仍然选择用这明黄色作为其艺术人生归宿的最终背景,把自己的灵魂散落在那旷远的麦田与大地之上。
倘若没有梵高那对远方——热情的普罗旺斯的向往,或许,那些绚丽的画卷将不存在;倘若他在画室里只拘泥于近处,那浩瀚的星空也无法以他独有的线条重新诠释;远方给了他自由的空间
我最喜欢的爱豆,他曾说过:人本身可以是聚光灯,而我自己就可以是发光体。
心灵的归宿,或许像那海市蜃楼一样不够真实,但它就像是人生旅途中的路标,总能给予人希望和勇气与坚持的毅力。
突然间,我清醒了过来,坚定了前进的步伐,坚定了披荆斩棘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