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万年,惊鸿一瞥。
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有些情怀,一旦出现,便难舍难分。
曾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清晨苏州的小巷子里总是想起清脆的鸟叫,砖块堆积的小路向前绵延不尽,窗户外叮叮当当的车铃声,无不给这座城市带来些烟火气。苏州的小村庄大多四面环水,斑驳的白色墙壁上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这座城市留下的不仅有精神文明,还有令人惊叹的文化遗产。
那年夏天的苏州之旅让人记忆犹新。在一个平凡而朴素的摊子上零星放着几幅刺绣作品,来往的人都会停下看一眼,却又转身离开。一位老婆婆带着老花镜佝偻着身子趴在那儿忙忙碌碌,走进一看是刺绣。老婆婆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大概是多年的技巧她仍然游刃有余,手拿着针在布上来回翻动,就像手指在布上跳出了一首完美和谐的华尔兹。连着几天去那个地方,都看到了老婆婆的身影。
每当有人到摊位面前,若有人询问,老婆婆便抬起头回答顾客的问题,若是没有,便继续做着手里针线活儿。那几天我都会去老婆婆旁边站着观看,婆婆很和蔼,都会笑着说:“丫头,你又来了啊!”婆婆和我说她做的是苏绣,说到这里,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光。
婆婆是后来搬到苏州的,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对苏绣产生了兴趣,一眼万年,直到现在已然有了情怀。苏绣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两千多年的历史,苏绣在衰落中发展,在繁荣中兴盛,起起落落,到如今已有了不同的形态。双面绣单面绣的交相辉映;不同体积组合的混合搭配;内容的丰富多彩,这些都促进了今天苏绣的繁荣昌盛。
看到婆婆受伤留的伤疤,我想应该是早年练习时留下的疤痕。婆婆说当时学的时候苏绣还不是很出名,民间有老师教授,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涉及。她学的时候也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婆婆还笑着和我说当年为了去请老师教授这门技艺,又不能让家里的人知道,勤工俭学,打好几份工。也就只有晚上的时候才可以借着油灯的亮光自己不断探索尝试。当时也没有创口贴之类的药品,被针扎了流血了也就放到嘴巴里吸一下,便继续开始刺绣。虽然条件艰苦,却也是乐在其中。现在年老了也干不了什么体力活,唯有苏绣是生活前行的动力和期许。
苏绣也有很多的讲究,婆婆当时绣的是一朵红色的大花,她说苏绣讲究的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每一幅刺绣都有属于自己的密码,要注意层次颜色的渐变等,还要思考在不同的地方用什么样的针法才可以表达出更好的结果,这些都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
“苏绣是门好技艺哟丫头!”这是临走时婆婆和我说的话。是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女也用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可以说,婆婆对刺绣是一眼万年,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有很多的艰难险阻,都需要去面对克服。追梦道路上的困难都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当我们在追寻时真正理解感悟它时,会与它在之后的时光中有一场又一场的邂逅。
惊鸿一瞥,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