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
将毛笔置在笔架上,把山水画册移到自己的临摹作品边细细比对。山高了些,树偏了些,茅草屋低矮了些——我似乎永远也达不到这些天来苦苦追寻的“精准”,好像长久地徘徊在古韵丹青世界的边际,却无法触及中心那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刚漾起的笑容凝固在嘴角,我内心不免有些懊恼。
本以为这样一幅并不完美的临摹会遭致老师的批评,可没曾想,他却投来赞许的目光:“不错,整体感觉很到位,对笔法也开始有自己的理解了。”“可是,我的作品与原作差别还不小呢,下次一定更加细致!”老师摆了摆手:“这都不重要。对于中国古代山水作品,我们讲究的是‘意临’,并不需要追求完全一致的状态。”看着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他又补充道:“最近南京博物院有清代‘四王’绘画展,你正巧在临摹他们的作品,不妨去看看吧!到时候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于是,带着好奇与期冀,我来到了博物院。一进展厅,四周山水画中扑面而来的气势便使我深深震撼,不由得屏息敛声。放眼望去,不论是摹古还是写生、长卷还是册页,每一幅展出的画都有着潇洒豪迈的笔法。斑驳泛黄的纸张、修补残缺的印记,无声地讲述着它们的漫长历史。
近距离欣赏这些大家之作,我的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他们作画时的场景:铺陈开笔墨纸砚,调好墨色、蘸取少许,三两笔勾勒出轮廓。笔起、笔落,巍峨群山拔地起于笔尖,苍松劲柏傲然立于山之巅。染色、落款,字章在画作上留下一抹朱砂红,一幅山水画卷便呈现在眼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山石的真实性、房屋的尺寸诸如此类,似乎都不可能也不应出现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作品上,“仿笔意”三字时常出现,但画面里丝毫看不出照搬线条的拘谨。面对自然界中的高山流水抑或是前人的画卷,他们有所感便有所作,笔触所及皆为心之所向。
我忽然理解了老师那番话的含义。进行临摹的目的,并不是被传统笔法与构图所禁锢的陈陈相袭,而是通过追寻画作中所体现的精神气节、思想内涵,与古代贤人对话,邂逅古典文化之美。
回到家中,我翻出了自己之前的临摹作品,重新审视。赭石、花青的交织,传统技法与个人风格的融汇,清初大家之气韵与新时代青年之思想的碰撞,使眼前的这幅画既承载了其在蜿蜒历史长河中淀积下来的厚重感,又被新的皴擦与笔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曾以为遥不可及的那一束光,已悄然将我照亮。当我跨越百年历史、追寻与感受那蕴藏在山水画卷中的美学哲思时,殊不知她也正奔我而来,期待着一场心灵的邂逅。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或也曾苦苦追寻丹青意境之光而不得,却在不经意间于转角处邂逅传统的魅力,使其传承悠久文化的血脉与筋骨,又迈着崭新的步伐走向未来。
山川永在,笔墨长存。追寻者生生不息,而邂逅将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