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胡崔璨 蒋薇 江苏
时间:2021-11-19 点击量:225 推荐量:0 评论数:
				

点点星火,可以燎原

手表的整点报时功能敬业地滴滴两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定睛一看,已然是子夜时分了。寥寥几许星点透过窗帘的缝隙若隐若现,今夜有月亮吗?我不知道。台灯似乎有些疲倦,冷白色的光忽暗了几下,眼前这本二手《分子生物学》泛黄的书页显得格外沧桑。页边挨挨挤挤歪歪扭扭的笔记属于另一个挑灯夜战的生物竞赛人。他大概很困吧,本就不美的字迹像醉鬼下楼梯,越来越歪,越来越凌乱,跟我神志不清时的鬼画符简直一模一样,此刻读来,竟有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凄凉之感了。望着书桌上地上床头柜上杂乱地摞着堆着扔着的一本一本又一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书籍,我有些茫然地深呼吸,刚开始时十足的斗志此刻已恍如受潮的糖塔般摇摇欲坠了。 真的有用吗?当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背不完的知识点浓缩到短短几页纸的卷子里的时候,我看过的做过的背过的东西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不过是浩淼大海里的一滴水,广袤沙漠里的一粒沙,浩瀚银河里的一丝微弱的星光罢了。当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遇上无限的知识时,似乎再聪明的大脑也无济于事,只得投降认输,,何况我也不太聪明,更该举手投降了。就像背不下来古诗就埋怨诗人啰嗦一般,我小声咒骂着沃森和克里克,希望他们从未研究出什么复杂难懂的DNA双螺旋结构,害得我夜不能眠。 悦耳的铃声响起,是我设置为特别关心的生物竞赛课群聊,生物老师发送了一个视频。视频介绍了世界顶级期刊《自然》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将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发布在期刊上的论文通过引用关系连接了起来,汇聚成了一张象征着人类探索脚步的科学互联网络。漆黑的背景之上,一种颜色代表一个科学领域,一个光点代表一篇论文,每篇论文都会用彩线与其参考文献相连。点开视频,一时间,黄色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绿色的物理学,橙色的生物学,红色的化学,蓝色的生物医学,洋红的临床医学,深蓝的工程技术研究,浅紫的数学,浅橙的人文社科研究都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恒星,在未知的黑暗中交错相连,共同构成这五彩斑斓的璀璨星河。恍惚间,我如同置身浩瀚的宇宙,窥探银河系的奥秘。我惊讶地愣在屏幕前,真美,真美,美得震撼灵魂,美得直击人心。谁能想到,这一个个五彩的亮点背后代表的是一篇又一篇晦涩难懂的科学巨著?或许这星图中的绝大多数我都闻所未闻,但我很清楚,这其中的每一篇都是作者数十年乃至毕生心血的结晶,每一篇都是150年来走在各个领域时代前沿的顶尖杰作,每一篇都是人类探索自我,探索自然,探索世界的全新足迹。在这科学互联网络中,人类以点为字,以梦为笔,向自己也向世界呈上了一份150年的阶段性探索报告。 我有些好奇,沃森和克里克当年发表的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是否也是这数以万计的光点中的一个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过很可惜,纵使这篇仅一千余字的论文以寥寥数言揭示了人类自身最深层的奥秘,叩开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大门,是与相对论、量子力学齐名的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发现之一,我依然无法在这茫茫星海中辨清属于它的那颗星。当它单独出现在屏幕上时,我甚至需要睁大眼睛努力寻找才能发现漆黑背景上的一星光点。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如此伟大的学说也有显得如此渺小的一面么?我习惯于在面对印满密密麻麻文字的厚厚“书砖”时望而生畏,却忘记了在广袤的未知面前,我眼中所谓“无限的知识”也不过是渺小的寥寥数点。 但人类从未因其力之微薄而失掉斗志放弃探索。因此才有了我眼前浩瀚的科学之网,文明星河。 此时此刻,我仿佛能看到提着小灯在荒石园内观察地砖的法布尔。小小油灯光芒有限,只能照到一小块地砖而无法窥其全貌。年轻的昆虫学家正困于自然之无穷,倍感己力之有限,眼前此景使他豁然开朗。如果说自然是一片砖地,研究者即是提灯人,黑暗是无尽的未知,永不可能为一己之力驱散,但提灯者从不是孤身一人。每位提灯者的职责都只是看清一小块砖石,照亮一小片区域,并告诉其他提灯者。众人合力,代代相传,方能将人类文明的星火播向更广阔的天地。是啊,个体自身的能力是渺小的,而当人类的力量汇集到一起时,纵使相较于未知依旧有限,但点点星火,可以燎原;点点微光,可以汇成人类文明的鸿光。 视频继续播放,属于沃森和克里克的那个光点很快不再孤单。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更准确地说,它站在无数个平凡研究者的肩膀上,又成为诸多后生的“巨人的肩膀”。它的下方延伸出它撰写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绿的橙的红的蓝的,组成了圆柱形的“底座”,令人惊奇的是,为其提供参考和帮助的不仅仅是生物学文献,物理学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与右手定则,化学的成分分析...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都为DNA模型的建立有意或无意地做出了一份贡献;它的上方延伸出在此基础上以此为参考的新的研究论文,绿的橙的红的蓝的洋红深蓝浅紫浅橙,不仅是自然科学受到了这一发现的馈赠,在这篇跨时代作品的影响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得以突破瓶颈,临床医学飞速发展,基因工程成为可能,甚至人文社科研究也受益匪浅。这些光点成喷泉状散开,像喷薄而出的灵感,生机无穷——是啊,底座已然固定,但喷泉永不枯竭,正如人类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而我,就像无数走在通向象牙塔的征途上的人那样,有怀疑有动摇,但不能放弃。正因为有人能够坚持下来,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却依然不气馁,能够知道长路漫浩浩却义无反顾前行,能够知道光线微弱却执意要提灯照亮哪怕只是一个角落,才有了今日科学技术之进步,人类文明之璀璨。微斯人,何来发展呢? 再看看分子生物学上沃森和克里克的画像,我忽然生出一份愧疚,不仅为自己先前竟一念之间想要扼杀一个伟大的发现,更为自己的幼稚与不坚定。书是看不完的,题是做不完的,知识点也是记不完的,但这又如何呢?只要能尽力去看,尽力去做,尽力去记忆,把能力之内的事情做好,或许便可以无愧于心了。虽然我不能用一年的时间穷尽一代又一代生物科学家毕生探索的心血,但我依然会始终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燃起点点星火,去追寻内心所向往的那一束光。 夜色依旧浓厚,不知不觉翻至末章,书上的笔记较之前文也是清晰许多,笔触间透着笃定与专注,在全书的最后一行下,他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我会心一笑,提笔也画了一个,我知道,那是我们向提灯者的致敬,更是未来的提灯者之间的默契。 今夜有月亮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夜空中有人类智慧的群星在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