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是人们必须要拥有的一个技能,它能让人们审视自己的身份,让人们找到自己的过错,并及时纠正,调整回正确的自己,把自己引领上正确的道路。
自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型,我认为,每个人应当拥有自觉,以此来审视自我身份的正确性,把自我引领到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身份上。身份,是一个经常被人们讨论的话题。到底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定义了自己的身份,还是他人的评论给被评论人赋予了身份?从古至今,这个问题都一直在社会之间反应,人们也在不断寻求答案。
在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传统社会中,就是经典的身份社会,以他人给予自己的身份来定义自己,这些现象体现在君权、父权以及夫权三大点上。君王与臣子、父亲与孩子和丈夫与妻子之间拥有完全单方服从于另一方的现象,毫无平等。马克思指出“封建制度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是精神的动物世界,是被分裂的人类世界,在封建社会这种身份社会里,人像动物一样也按纲、目、科、属、种来分类,等级森严。”这一现象,也限制着人们对于自觉的发展,人们并不会去审视自我的过错,而是一味的同意于他人的观点,而不考虑自己到底有没有过错,导致价值观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偏移,让文明停滞不前,社会出现腐败的现象。
而在新文化运动中,国内学者不断学习外国思想后,回到国内充当新时代的旗手,宣传着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希望重新唤醒人们内心的理性,让人们重新思考一个人对于身份的自觉。因康梁变法、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西方思想的冲击,古中国的身份社会的巨大冰山开始不断融化。在新民主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冲击下,身份制度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地位撼动,人们思想解放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开始勇于发表自我的观点,积极纠正他人观点的错误,让每个人都能走上正确的价值道路。
但是,虽然经历了从古中国的封建社会变动到现代的法治社会,可还是有以前残留下来的问题。那些中华上下近五千年,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倾向和行为方式都已经具有了较大的规模,足以在人们毫不知觉的时候辐射到我们的生活。在不同领域、不同环境和不同制度中依旧会出现类似于古中国身份社会的相同思想,同样不易离去,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也干扰着人们的价值观,这也同样会损害青年进入社会后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他人的想法而导致自己失去了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失去我们所要拥有的自觉性。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人的想法会左右自我的想法而导致自我失去原本的想法。在他人的评价中,自己总会因为想要迎合他人的想法而把自己变为他人想要变成的样子,这样,便会失去了原本作为自己的独特意义,转而变成了他人眼中所期望的自己,并不能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在他人的看法中,我们也会因为他人眼中不同的想法而被表上不同的标签,最后变成他人所看到的那副模样,失去了自我。在校园内,会有学习差的学生和学习好的学生,家长们总会给孩子标上不认真学习而每天玩乐的标签,而从不考虑孩子是否真正的适合这一方向,有的孩子擅长学习,而有的孩子擅长绘画,也有孩子擅长音乐。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去发现孩子真正热爱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去学习所有人都追随的一种潮流,而孩子也应该积极以自觉的方式发现自我所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东西,而不应该被家长或老师的观念而左右,最终失去了自己热爱的那份心。
失去的这份自觉,正是当下青年所需要的,能引导自己走向正确思想的道路。年轻人要学会拥有自我对于事件,对于人等事物的独断见解,而被他人左右,不能让他人的想法凌驾于自己之上,而导致自我的思想观念扭曲,对于事物的认知偏离自我想法。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称之为自己,要不然,只不过是他人传话的工具,只是充满着他人想法的容器,每天不断复述着他人的想法,而从不考虑自我的想法,从不考虑事情的准确性。